我也来聊侃聊侃婚姻
个人原创
易芳
发表时间:2022-03-30 23:26:11
2165
0
7
我和我老公相识近19年,结婚快17年了,直到此时此刻我个人对于自己的婚姻感觉是幸福的。其中也难免有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似乎也都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老公不善表达,保守、性格近接与他人口中的“木讷”。但在行事方面确也是事事把我放在心上,日常生活中也是尽他自己所能对我好。我性格风风火火、爱恨随性、善于表达,很多方面和老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此,但也就是这样的两个,在一起走过了人生岁月的19年。
都说婚姻如饮水,冷暖各自知。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提出来爱情的三角理论:亲密+激情+承诺。这三种因素组成了一个可对等可不对等的爱情理论三角形。“亲密”说的是对对方的喜欢、依恋、期待的程度;“激情”说的是对方魅力对自己吸引的程度;“承诺”说的是彼此能承担的责任和遵守婚姻的契约精神。根据斯坦伯格的理论,婚姻里有着这样一个三角形的支撑,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说“不以结婚为目地的爱情是耍流氓”,那么“没有爱情的婚姻”那就可以说是不道德的啰,可现实生活中真要用这样的“爱情理论来度事识人的话,估计要会刷倒黑压压的一大片吧。
有的人结婚时爱情是有的,过着过着爱情就过没了,可也并没有想过要离婚;有的人结婚时没有爱情,过着过着爱情就来了,越过越幸福和谐了;也有的人,结婚从头到尾没有爱情,确也过了一辈子;还有的人有爱又有恨,吵吵闹闹也过了一辈子,比如我爸和我妈就是这样。我爸妈都是五十年代人,我爸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很帅气的空军雷达兵,高中毕业当了五年兵退伍。我妈也是她们那个年代少有的高中生,年轻时娟秀灵气,身材高挑,听我舅讲,写的一手好文章,还会自编红歌快板,我妈说她是由媒人介绍一眼就相中了我爸的。
自懂事起,我也见过爸妈不少恩爱场面,也见过他们吵架时惊天动地、不顾对方死活。很多时候都是我妈把原本平常的谈话演变成恶言恶语的相互争吵,一吵就是我妈怀疑我爸跟谁谁女的有暧昧关系,哪怕这一整天我爸都在熟人圈子里混,都能把一天的活动交代得清清白白,我妈还是可以有鼻子有眼的把我们都说得一愣一愣的,煞有其事的说我爸又跟哪个哪个女的聊天什么之类的,总之暧昧不清。而且每次吵架,基本都是为此事。学了心理学之后,很多时候我也能理解我妈曾经对我爸有那样的行为了。或许,是父母那个年代女性的集体潜意识的创伤,让她们原本就不被重视的性别更加雪上加霜,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心灵需求,在那个年代都是奢侈品吧。也许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如何去责怪父母,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与心中的父母和解,才能让我们再次从生命深处接纳自己,成长为自己,这样也会有利于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我个人对于婚姻的体验最深的是:婚姻中两个人要相对的保持“变化”和“人格独立”。
结婚之前只是谈恋爱的对象,结婚后是“丈夫”和“妻子”,有可能还升级为“父亲”或“母亲”了,在这样的一个变换化和转型中,我们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要有相对应的“变化”,这样才有可能适应婚后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很多人在结婚之后总喜欢拿婚前的标准事事去要求对方,婚前是男女朋友,婚后是妻子丈夫,自身角色都变了,又怎能“墨守成规”呢?道家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从“变化”的角度说,婚姻也是如此。
婚姻里需要“变化”的有可能是婚前你任性、挑剔、啰嗦、宅家、不讲个人卫生等;婚后你要适当调整为:适当注意个人卫生、宽容、陪对方去逛商场或公园,和对方一起收拾房子、清理家务等。简单来说,婚姻里的“变化”就是自己要有意愿跟着婚姻一起成长!
当然,能不能跟着“婚姻”一起成长,这又跟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即人生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她)自身的言行,有心理学家甚至说:“婚姻关系,就是自己跟原生家庭关系的重现。”能不能让自己做到“人格独立”,这也是婚姻幸福的关键。 “人格独立”,在婚姻里不是个名词,是个“动词”,是可以根据婚姻关系中两个人的变化相应做出调整的。
诗人舒婷写过一首诗爱情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其实这首诗,很形象的让我们看到了“婚姻”里面彼此自己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是成为“攀援的凌霄花”以滕的形象环绕;还是成为“痴情鸟儿”不停重复单调的歌曲控诉;或是成为“木棉花”以树的形象独立而又相互依偎依靠……选择“成为什么”,是你对婚姻理解最好的诠释。
其实婚姻幸福不幸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得明的,就像老话说的:“婚姻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自己才知道。”
当然,至于如何度过自己的婚姻,你说了算。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都说婚姻如饮水,冷暖各自知。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提出来爱情的三角理论:亲密+激情+承诺。这三种因素组成了一个可对等可不对等的爱情理论三角形。“亲密”说的是对对方的喜欢、依恋、期待的程度;“激情”说的是对方魅力对自己吸引的程度;“承诺”说的是彼此能承担的责任和遵守婚姻的契约精神。根据斯坦伯格的理论,婚姻里有着这样一个三角形的支撑,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说“不以结婚为目地的爱情是耍流氓”,那么“没有爱情的婚姻”那就可以说是不道德的啰,可现实生活中真要用这样的“爱情理论来度事识人的话,估计要会刷倒黑压压的一大片吧。
有的人结婚时爱情是有的,过着过着爱情就过没了,可也并没有想过要离婚;有的人结婚时没有爱情,过着过着爱情就来了,越过越幸福和谐了;也有的人,结婚从头到尾没有爱情,确也过了一辈子;还有的人有爱又有恨,吵吵闹闹也过了一辈子,比如我爸和我妈就是这样。我爸妈都是五十年代人,我爸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很帅气的空军雷达兵,高中毕业当了五年兵退伍。我妈也是她们那个年代少有的高中生,年轻时娟秀灵气,身材高挑,听我舅讲,写的一手好文章,还会自编红歌快板,我妈说她是由媒人介绍一眼就相中了我爸的。
自懂事起,我也见过爸妈不少恩爱场面,也见过他们吵架时惊天动地、不顾对方死活。很多时候都是我妈把原本平常的谈话演变成恶言恶语的相互争吵,一吵就是我妈怀疑我爸跟谁谁女的有暧昧关系,哪怕这一整天我爸都在熟人圈子里混,都能把一天的活动交代得清清白白,我妈还是可以有鼻子有眼的把我们都说得一愣一愣的,煞有其事的说我爸又跟哪个哪个女的聊天什么之类的,总之暧昧不清。而且每次吵架,基本都是为此事。学了心理学之后,很多时候我也能理解我妈曾经对我爸有那样的行为了。或许,是父母那个年代女性的集体潜意识的创伤,让她们原本就不被重视的性别更加雪上加霜,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心灵需求,在那个年代都是奢侈品吧。也许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如何去责怪父母,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与心中的父母和解,才能让我们再次从生命深处接纳自己,成长为自己,这样也会有利于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我个人对于婚姻的体验最深的是:婚姻中两个人要相对的保持“变化”和“人格独立”。
结婚之前只是谈恋爱的对象,结婚后是“丈夫”和“妻子”,有可能还升级为“父亲”或“母亲”了,在这样的一个变换化和转型中,我们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要有相对应的“变化”,这样才有可能适应婚后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很多人在结婚之后总喜欢拿婚前的标准事事去要求对方,婚前是男女朋友,婚后是妻子丈夫,自身角色都变了,又怎能“墨守成规”呢?道家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从“变化”的角度说,婚姻也是如此。
婚姻里需要“变化”的有可能是婚前你任性、挑剔、啰嗦、宅家、不讲个人卫生等;婚后你要适当调整为:适当注意个人卫生、宽容、陪对方去逛商场或公园,和对方一起收拾房子、清理家务等。简单来说,婚姻里的“变化”就是自己要有意愿跟着婚姻一起成长!
当然,能不能跟着“婚姻”一起成长,这又跟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即人生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她)自身的言行,有心理学家甚至说:“婚姻关系,就是自己跟原生家庭关系的重现。”能不能让自己做到“人格独立”,这也是婚姻幸福的关键。 “人格独立”,在婚姻里不是个名词,是个“动词”,是可以根据婚姻关系中两个人的变化相应做出调整的。
诗人舒婷写过一首诗爱情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其实这首诗,很形象的让我们看到了“婚姻”里面彼此自己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是成为“攀援的凌霄花”以滕的形象环绕;还是成为“痴情鸟儿”不停重复单调的歌曲控诉;或是成为“木棉花”以树的形象独立而又相互依偎依靠……选择“成为什么”,是你对婚姻理解最好的诠释。
其实婚姻幸福不幸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得明的,就像老话说的:“婚姻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自己才知道。”
当然,至于如何度过自己的婚姻,你说了算。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7人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