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是玩“问题遇见”游戏的机器(上)本能式发现+惯性化解决
原创首发
楚红军
发表时间:2021-11-14 17:54:21
778
1
2

你我的脑子会被动闯入或者主动产生一些念头或想法,我们很容易自动化地被这些念头或想法牵制或指挥,甚至陷进去。其实跟我们人类大脑长久演化的基础设置有着极大关系,更通俗的讲就是:咱们脑子的“出厂配置”本身是有缺陷的,有时候越相信它,越会出现“盲人骑瞎马,临渊还不知(陷深池)”的现象。
其实,身心以外的规则和身心以内的规则是非常不同的。
身心以外的规则:如果你想摆脱你不喜欢的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通常能做到。
身心以内的规则:如果你想摆脱你不喜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受或想法,通常做不到。
脑子本能式、惯性化玩着“问题遇见”的游戏,这个机器的意图是好的,最大程度保障你的生存。
它相当善于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但本能式、惯性化将想法或感受当作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好心办坏事,甚至它将你这个人本身当作问题,并尝试解决你的毛病或为什么你不“足够好”。
脑子及其共生的想法或念头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武器,但是你这个人本身才是这台机器的最终操纵者,有时,你不必总是听它的。至于什么时候可以顺势就听它的,下回再讲。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2人已赞
作者文章
心理服务的四个层次
文章详细介绍了心理服务的四个层次:澄清心理目标、介绍实现方法、提高心理能力和直接干预。阐述了如何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心理目标,提升心理机能,以及在危机情况下的专业干预措施。
2280
14
1
(七)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文章探讨了心理治疗的核心目标不应局限于消除症状,而应着眼于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法国儿童心理康复中心的案例,作者反思了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提出了心理健康应作为治疗终极目标的观点。
1914
7
0
(六)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文章探讨了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专业技能和爱心,强调了治疗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伦理原则。同时,文章也指出心理治疗师无法保证疗效,因为疗效最终取决于来访者自身的努力和潜力。
1895
3
1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