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个人原创
王焕敏
发表时间:2021-08-24 17:55:09
563
5
1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时刻: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甚或有些嫌弃自己:
来访者一一,说话的声音低沉无力,进一步了解知道,丈夫背叛了她,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便不断地自责,觉得是自己的不好,连对方也嫌弃自己,如今感觉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生养的父母,可又无力改变现状,如今睡眠又差,陷入抑郁之中,不知道怎么办。
我问,这件事情的发生,你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得不好,是这样吗?她点头说,嗯。
我知道,我的来访是陷入到了负面自我认知里面了,而且这样的负面自我认知又引发了她的抑郁。
&
在核心的负面自我认知之下,有一种快速自动的负面思维习惯,不仔细分辨很难察觉出来。 比如:有些人很难求助他人,因为内心里的想法可能是,自己这么差,没有人会帮助自己的。或者说,我真是差劲,我不应该说话唯唯诺诺等。
“没有”“不能”“应该”“从来”等等是负面评估的常用词语;有时候还会自动化地给自己贴上标签 ,比如,我是个可怜虫,我真像个土包子等等;
因为以上的想法,后续又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实际无用行为,比如:表现得没有底限,无底限地容忍对方;或者越发地回避和他人交流,让自己越来越成为一个孤岛;也有的发展出过度补偿的措施,来纠正自己认为的弱点。
&
认识到了自已的负面评估的思维习惯,以及由这个负面的自我评价产生后续的无用行为,意识即是觉察,觉察就可以做出改变。
读到这里的你,不妨想一想,自己有哪些自动的负向思维,这样的负向思维又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又让你感觉如何?你是否陷入到了自己的思维情绪行为的圆环之中了呢?
打破困住自己的闭环,不妨从挑战自己的负向思维入手。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5人已踩
1人已赞
作者文章
婚内孤独,如何面对?
文章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孤独感,分析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和情感疏离,并引入心理学中的依恋模式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验研究,文章帮助读者理解婚姻孤独的根源,并提供了自我探索的建议。
1757
5
0
亲密关系中,为何会有痛苦!
文章探讨了理想化如何导致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分析了童年未满足需求如何影响成年后的期待和幻想,并提出了如何正视这些理想主义对现实关系的影响。
1488
1
0
我这是怎么了?
一一也说情感忽视
文章探讨了童年情感忽视对成年后心理状态的影响,表现为孤独、自我否定和关系障碍。作者分析了情感忽视的形成机制,并提供了三个具体解决方案:建立安全情感连接、自我接纳和参与群体活动。文章旨在帮助读者认识并改善由情感忽视带来的心理困扰。
1971
9
1
语音通话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