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思维
个人原创
王滋
发表时间:2020-12-28 10:34:29
1120
0
0

四十 以偏概全思维
曾经有位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如果我有一次考试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头脑中就反复的思考这个事情,造成很伤心,很难过,那我该怎么办啊!”我问他:“你是不是每次考试都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他说:“也不是,我基本能考出正常的水平,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我就是不能让自己一次考差。”我说:“那就是你的认知出了差错了,你想每次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哪一次没考好,你就认为你不行,你这是‘以偏盖全’的思维啊!”
心理学有种不合理的思维叫做“以偏盖全”思维,就是 患者给自己极高的要求,希望甚至苛求自己每次都成功,如果有一次不能成功,就觉得自己一事无成,造成很失落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情节在作怪,患者希望自己每次都能成功,不允许有一次失败,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人,不是神,不能保证每次的决策都没有点偏差,都不失败,所以有这种思维的病友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如果他们得到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全是失败,所以就很容易退缩,很容易逃避社会。所以我们要摒弃这种不健康的思维,允许自己出错,知道自己的“一次出错不代表永远都是错的”,这样才能改变自己,促进强迫症的痊愈。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作者文章
强迫症状背后的焦虑
文章探讨了强迫症状焦虑背后的完美主义动机,指出由于这种动机脱离现实而无法实现,因此焦虑的处理方式不是解决强迫症状,而是与之共存,让焦虑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则强迫思维痊愈的案例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17岁青少年小刚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逐步克服强迫症的过程。文章通过20多次咨询的详细对话,展现了心理咨询师运用森田疗法帮助患者理解症状、改变认知、最终实现康复的完整历程。案例生动展示了强迫症的形成机制、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11690
17
1
一则强迫行为痊愈的案例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位35岁女性小红(化名)因艾滋病恐惧导致的强迫洗手行为的心理咨询治疗过程。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和满灌疗法,帮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为,从每天500多次减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1711
5
0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