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改变是痛苦的
个人原创
王滋
发表时间:2020-12-25 15:59:30
519
0
0

七 改变是痛苦的
昨天一位病友和我咨询,他对我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改变不了。”我想对他说:“其实改变强迫症的思维方法等习惯是很痛苦的,是很困难的。但是即使再困难,再艰辛,也应该改变,因为这是必须的。”
强迫症这种心理疾病为什么这么难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改变太痛苦了,使无数的患者在改变之初就放弃了对强迫症的治疗。记得我那时改变自己强迫思维习惯的时候,不断暗示自己,大脑一刻都不得闲,导致我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身体也瘦了很多,以致许多朋友问我:“你是不是病了。”
强迫症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身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已经与我们融为一体了,深入我们的脑海中,在我们不经意间强迫症的思维方式就会表露出来,无需我们的思考。如果我们想改变它,可以说是极其痛苦的。这样的改变,与我们自己“割自己的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也是必要的,如果想治疗强迫症,把强迫症治好,改变是唯一的途径。所以我们不能只感受到目前的痛苦,我们要把眼光放长久点,看到光明的前景。
用一句话来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束语吧:现状是残酷的,前景是“极其”光明的。为了我们“光明的前景”,冲一把,值。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作者文章
强迫症状背后的焦虑
文章探讨了强迫症状焦虑背后的完美主义动机,指出由于这种动机脱离现实而无法实现,因此焦虑的处理方式不是解决强迫症状,而是与之共存,让焦虑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则强迫思维痊愈的案例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17岁青少年小刚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逐步克服强迫症的过程。文章通过20多次咨询的详细对话,展现了心理咨询师运用森田疗法帮助患者理解症状、改变认知、最终实现康复的完整历程。案例生动展示了强迫症的形成机制、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11690
17
1
一则强迫行为痊愈的案例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位35岁女性小红(化名)因艾滋病恐惧导致的强迫洗手行为的心理咨询治疗过程。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和满灌疗法,帮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为,从每天500多次减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1711
5
0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