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三)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三)丛中:从业25年,接待上万个案后,我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是这样消失的
转载文章 楚红军楚红军 发表时间:2022-05-15 12:10:17 407 0 5
​        具体哪一种现象算是“病”,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界定。



 贫穷落后地区,如果哪个人比较胖,大家会说他“发福”了,而不认为是一种“肥胖病”。




在服装秀的行业里,女模特以瘦为美,一个比着一个瘦,并也不认为是一种“营养不良”。




在大草原,孩子们争相骑马射箭,奔跑玩乐,如果一个孩子特别活泼热情,顽皮好动,大家也不认为他患有“多动症”。




在某些地区,大家普遍地相信某种迷信,经常会有鬼魂附体的发生,大家不认为这是“癔症的分离症状”,而认为是鬼魂作祟。




具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采用集体自杀的方式,大家一起去极乐世界,而不认为其心理和行为有问题。




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诉说自己“得病”并寻求医疗救助,这被认为是公民个人的一项权力。




而诊断他人有“病”,这不仅是医生的一种(医疗)职业行为、专业能力,同时也是医生的一种特权。




“病”,不仅是指个体的身体结构功能的异常,或心理、行为的异常,或者个体因此而感到痛苦,更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人际互动方式,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




医生与病人之间,形成了以“有病”和“治病”为符号的人际互动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 




疾病,反映了个体对环境的不适应。




但是,这种“不适应”,是个体与环境双方相互作用造成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病的原因归于个体自身。




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体的健康,起到了头等重要的作用。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竞争严重挤压了个体生存的空间,结果就会导致个体得病。




其实,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有病),往往是个体得病的首要根源。




把“病”这个概念,放到社会文化之中来解读,放到人际关系之中去理解,我们会发现,病不仅是个体的身体有病并因此感到痛苦,更反映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其求医行为的动机和愿望,其在求医过程中的感受和获益等。




疾病及其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这叫做“症状的心理意义”。




一般说来,一个人,一旦得病,他可以暂时不去工作,可以休病假,并得到他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这是疾病角色所带来的好处(疾病的继发获益),反映了社会文化中与疾病相关的价值观念。




比如,高三学生,学习有压力,当他得了强迫症之后,他休学了,住院了,他暂时就不需要去面对那些学习的压力了。 




心理症状本身就具有缓解痛苦或焦虑的作用,这叫做“精神症状的原发获益”。




比如,强迫洗手,可以缓解心理冲突,可以减轻自责自罪的超我焦虑等。




过去,人们一般把病看作是“个体”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得了高血压或心脏病,病是出现在个体身上的,所以,就会认为是这个人的个体有病。




现在看来,即便是高血压或心脏病,也经常是这个人经常与家人吵架生气或者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的结果,其高血压或心脏病,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更是他与周围人互动的结果。




至于工作压力大,则更是反映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反映了环境对个体的要求,比如引入竞争机制后,每个员工都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面前,谁不参与社会竞争,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参与竞争的时候,每个人的压力都会陡然加大,长此以往,其中一部分人就会比较容易出现高血压或心脏病。




人类社会已经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




与动物相比,人类文明进化的只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说,“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生物法则在人类社会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人吃人的本质也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人吃人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文明与合法化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二:




一是生活有幸福感,这是以个体内部体验为标准的;




二是适应环境,适者生存,这是以环境的要求为标准的,个体的行为如果达到了环境的要求,社会就接受他,他就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社会或环境所淘汰。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5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