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误解他人的笑声时

这篇文章是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

在本博客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理解笑声的最佳方式是将其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形式,一种肯定相互(也就是共同)脆弱感的交流形式。根据”相互脆弱感理论”(MutualVulnerabilityTheory),表达笑意的欲望可能来自于对地位变化的感知,而地位变化实际上就是脆弱感的一种衡量标准。

GaryBarnesPexels
因此,当好朋友的弱点以某种方式凸显出来,而我们又想提醒他们我们也有缺点时,我们的笑声就起到了表达同情和支持的作用,因此可以被称为”提升的笑声”。我们是在”与”他们一起笑,实际上是在提升他们的地位。当一个我们认为过于自信或傲慢的人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时,我们的笑声暗示他们也有缺点,目的是把他们的地位拉低到更符合现实的水平。我把这种笑称为”降低的笑”,很多人把这种笑称为”嘲笑”别人。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弱点被揭露而自卑时,我们提醒别人他们也有类似的局限性,这可以被称为”自我提升的笑”。例如尴尬或紧张的笑声。最后,当我们的地位提升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而我们出于谦虚的目的想要肯定自己其实并不比以前更好时,我们可能会表达”自我降低的笑”。

 

我们所认识到的笑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样是肯定彼此脆弱的信息,却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激发出不同的动机。这与我们因兴奋或喜悦而尖叫(甚至哭泣)以及因恐惧或痛苦而尖叫(甚至哭泣)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效率;但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这种双重性确实有一些缺点。

误读

想要分辨出谁的动机是什么,有时是很困难的。我们对他人意图的判断必然会受到我们过去的经历、偏见、情绪、人际关系,甚至是我们当时从周围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不确定性和对他人动机的误解成为现实。

 

接受笑声传递的信息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朋友适时的、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是非常宝贵的。同样,笑声也可能是我们经历过的最令人厌恶的声音之一,它所表达的厌恶和反感之情如此恶毒,以至于迫使一些人自杀。

SavannahDematteoPexels
听到别人的”低笑”而误以为是”高笑”的情况肯定会发生。我想,这可能会令人尴尬,但并不特别伤人。是的,这会让人相信笑者对受笑者的评价很低,因为他和他可能表现出的其他缺点一样,似乎无法正确理解笑声背后的意图。但至少在短期内,它可以使受笑者免受情绪上的痛苦,而不是造成痛苦。

 

我们遇到问题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个人听到了本应是提升、自我提升或自我降低的笑声,却把它理解为降低的笑声。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是这种误解的双方。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朋友在某些方面摇摇欲坠,我们的”笑点”就会被触动。我们会条件反射地发出完全同情的笑声。我们想给予支持,但他们却认为我们的反应是嘲笑和揶揄。通常,我们有能力察觉到他们的苦恼,并做些什么来纠正误解。但在有些情况下,疑虑依然存在。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别人会接受我们的笑声,而从不检查他们的表情或姿势是否有感情受伤的迹象。当我们发现他们情绪激动时,他们的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以至于不听我们的解释,或者在我们做出解释之前就匆匆离开。又或者,附近有其他人的言行支持了他们的误解。无论如何,在我们意识到之前,伤害已经造成。

有时,我们才是感受到刺痛的人。家人、同事,甚至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看到我们(或许是我们所爱的人)遇到困难时,会用”提升”或”自我提升”的笑声来表达支持或自己的焦虑,而由于我们感到疲倦、沮丧或自卫,我们感受到的只是嘲笑和讥讽。

 

当这种误解发生在朋友之间时,它们会破坏联系。如果伤害性的笑声来自陌生人,尤其是涉及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失误–与我们的存在密不可分的东西–他们的笑声甚至会让我们对整个人类的体面性产生怀疑。但有时这种感觉是不必要的。发出的信息并不是收到的信息。

 

AndreaPiacquadioPexels

恐胶症

据说,我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患有一种叫做”Gelotophobia”(源自希腊笑神Gelos;另见Platt等人,2012年;Ruch,2009年)的病症,这种病症会让人对”大笑”产生误解,后果可能很严重。这种错误判断会让人失去友谊、商业机会、家庭支持,甚至更糟,其后果可能会持续数天、数周或数年。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些被我们归类为轻蔑或嘲讽的笑声可能反而是同情和支持。在更多的信息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之前,假设最好的结果是没有坏处的。

本文章摘自《我们为什么笑?新的理解》第十章。

©JohnCharles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