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转载文章 刘建军刘建军 发表时间:2023-02-21 14:00:24 278 0 2
​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越是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能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即在影响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class=wp-image-123

        每个孩子都是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具有独立人格、都需要平等和尊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渴望周围人的尊重,尤其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因此,学会保护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可以算得上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事务。
#1孩子的自尊心像黄金一样宝贵      
        心理学将自尊定义为一种情感体验,即是指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主、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又称为自尊心或自尊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需要,这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更是人们继往开来,追求更多、更大胜利的内在动力。      

class=wp-image-123

        研究发现,良好的自尊心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和认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具有良好的自尊心,他就很少会表现出自卑和自负,而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会接纳自己不足,克服自身缺点,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具有良好自尊心的孩子,往往具有自主性和积极价值观,敢于在一些场合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他们既不会表现出担心和羞怯,也不会因为担心失败而放弃尝试和挑战。
#2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都希望孩子具有自尊的积极品质,也希望孩子获得他人的尊重,更希望孩子能够尊重父母、尊重师长、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规则、尊重知识、尊重真理和尊重自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首先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才能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像是《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所要求的那样“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时,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而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首先就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生而为人”的权利,唯有如此,孩子才会具有良好的自尊感,才能学会尊重他人。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在培养提升孩子自尊心时,还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父母应避免“人前教子”      
2020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一位14岁男孩因在教室里与同学玩扑克牌,被母亲在学校走廊中辱骂,甚至被母亲当众扇耳光,男孩低头沉默两分钟后跳楼身亡,这一事件让人感到无比痛心和震惊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人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和热议,那就是在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情况时,父母应如何智慧处理、如何保护孩子的尊严不受伤害以及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class=wp-image-123

        英国大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我国古代也主张教子“七不责”,其中第一条讲的就是对众不责,就是指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免受伤害。      
        因此,家庭教育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人前教子”,不要将孩子的错误反复说给他人听,也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在众人面前厉声恐吓、训斥、贬损、责骂、轻视、羞辱孩子,因为这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丢脸、伤心、难过、无地自容、愤恨和绝望,性格也会因此变得自卑、胆小懦弱,对人缺乏信任。
(二)给到孩子正面回应      

   

        正面回应就是积极发现和关注孩子身上的力量、美德和优势,就是能准确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激励赞扬孩子做得好的具体事情。就像是有时候家长们经常爱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孩子、你真优秀”,可是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话语太笼统、不具体,孩子从中感受不到我们的尊重和真情实感,而这时我们就可以多使用一些具体的话语,例如赞扬孩子对长辈有礼貌、今天主动帮家里(班级)收拾卫生、古诗背得特别熟练等等,来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进行积极回应,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好、做得对,持续获得积极的正向强化和自我激励,不断提升自身的满足感、价值感和掌控感,最终增强自尊感和自信心。     

          当然,家长们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性格特质,多借助口头激励、心形小粘贴、小勋章、记录分享三件好事等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解释和归因,并对孩子的努力成长进行积极回应。
(三)多给孩子自由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渴望自主性,不希望什么事儿都依赖父母,想自己进行选择和决定。对于孩子这种正常心理需求,我们应给予尊重、鼓励和支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机会,放手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例如在家庭中,对于一些诸如穿衣戴帽的生活琐事,家长们就应该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让他们逐渐会选择、敢选择、能选择,然后给予他们支持、肯定和认同,否则孩子可能就真的会成长为一个不敢选择、不能选择、不会选择、不善于选择、凡事总是依赖父母的人,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显然是失败的,会导致孩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优柔寡断、痛苦纠结。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充分选择的机会,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很少给孩子选择机会或否定替代孩子的选择,或者孩子选择了,父母很少表现出认同和肯定,其潜台词就是在告诉孩子”你什么都做不好、你什么都不会、我对你很不放心”,这样就极容易造成孩子以后拼命地逃避人生的各种选择,把选择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最终成为一个无能感、无力感、无所作为的人。
(四)允许失败 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和努力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实现父母提出的要求时,我们不要一味地否认、批评和打击,而是应允许孩子失败,接纳孩子失败,科学指导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历练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其实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而父母看待孩子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态度才是问题,我们只有帮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孩子才能不惧怕失败,才能正确看待和分析失败,才能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进而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class=wp-image-123

        因此,允许和接纳孩子暂时的失败,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可以培养其坚毅的品格和乐观自信的性格,使孩子持续不断努力、尝试和挑战,直到取得成功为止,这样即便孩子在今后人生中遇到了更大的困难,他也不会逃避,不会找理由和借口,而是目标坚定,勇于面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最终获得人生的成功。
(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服务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志愿活动,多为社会做贡献,例如去博物馆担任志愿讲解员,在一些教育活动中担任志愿者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学到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同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外界的积极评价和回应,不断培养自身的社会性,进而让他们更自信、更乐观、更积极,最终提升成就感、意义感和自我价值感。     

class=wp-image-123

        屠格涅夫说过“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从小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良好价值感,会养成成长型心态和成长型思维,今后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挑战时,他们自然也会充满自信,乐观向上,心理灵活,积极解决。@!articleall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