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催眠,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画面可能都是:一个人在躺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催眠师手中摆动的怀表,几秒后这个人只能听到催眠师的说话声,并绝对顺从且遵照催眠师的指令。
这其实是非常罕见的深度催眠。而我们通常误以为催眠就是深度催眠,把两者混淆成了一个概念。
因而,我们认为只要我们没躺在专业的催眠椅上,没有盯着催眠师手中的那只怀表,我们就不会被催眠。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催眠已悄然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然成为了一个被催眠者。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当我们过年要走亲访友去送礼时,你的脑海中有没有回响起那句“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
当我们选择一款牛奶时,耳边有没有一个声音在说: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
当我们口渴时,想买瓶矿泉水,哪一种“有点甜”?进而想到了那句: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广告在不断的重复中所产生的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催眠。当我们的意识在不断地接收同样的信息后,不知不觉间它演变成了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被随时调用提取。
然而,这只是催眠对我们产生的较小的影响。
当我们在逛街时,如果看到某家店的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很多人都会打探一下看看卖的是什么,并随即跟着排在了后面。
是有需要吗?是东西很好吗?不,都不是!是在催眠的暗示作用下,让人们蜂拥而上,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是如果不排队就亏了!
网上购物和在线服务盛行的今天,催眠的现象更是无所不在。
我们在筛选商品时,有多少人不看评价?几乎很少有人不看评价直接购买!评价已经成了我们在选择商品时一个关键的依据!然而,有多少评价是真实的呢?
我们都在被一些不实的好评所催眠着,却在后知后觉中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时,如果我们能从被催眠中清醒过来,我们还算是幸运的。
然而,还有一些人被催眠着却不自知,就在被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同时,“点赞”也未必代表认同或喜欢,而成为了一种商业化的行为。有多少商家通过“集赞”的方式进行流量的运作与商业的排名!
评价、点赞、投票等等,都已经变了质,当我们还拿它们当作评判的依据时,我们就落入了催眠的陷阱之中。
其实,催眠本无好坏,主要看我们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乱像中看清真相,在一些不良的催眠暗示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人间清醒,不负韶华!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