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夫妇的文化传记

跨文化关系呈上升趋势。在过去三十年里,美国的跨文化婚姻经历了稳步增长。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数据显示,2015年有超过67万对新婚夫妇与不同种族或族裔的人缔结了婚姻。生活在美国大都会地区的人中,约有18%与不同种族或族裔的人结婚。

跨文化关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夫妻如何对待和驾驭文化差异。尤其是那些健康、相亲相爱的跨文化夫妻,他们会以好奇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并时刻注意自己对这段关系应该如何发展的假设和偏见。这种好奇心是跨文化关系成功的基石。

在我的私人教练实践中,我见证了探索和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传记可以极大地支持面临挑战的跨文化夫妻。要理解夫妻关系中的文化差异,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经历。如果你正处于跨文化关系中,我下面概述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和你的伴侣增进相互理解和联系。

如何开始撰写文化传记

文化传记是一项引人入胜的练习,旨在帮助你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探索它与你的个人历史和关系历史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一旅程,你将了解自己的信仰和行为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的。

 

从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步骤开始这项反省练习:闭上眼睛,让思绪回到童年早期。从最初浮现的文化记忆开始,潜入你的记忆深处。你可能会问,等等,什么是文化记忆?我们知道,文化塑造了我们所有的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有其文化内涵。

就拿我的第一段记忆来说吧。在韩国长大时,我记得和哥哥以及他的朋友们一起玩”Sumbakkokjil”(韩国版的捉迷藏)游戏。作为他们中最小的和唯一的女孩,我体验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不得不说服他们让我加入游戏。虽然有哥哥在身边让我感觉受到了保护,但我也在寻求他的认可。这段记忆反映了我的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们玩的独特游戏,以及基于年龄、预期性别角色、出生顺序和家庭期望的动态关系。

 

为了探索你的文化传记,请按时间顺序回顾你的一生,在五到六个对你产生持久影响的关键事件中停下来。

在每段记忆中,记下你当时的年龄,并简要叙述这段经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捕捉记忆的精髓,以及当你想起那个特定时刻时产生的任何情绪。从天真无邪的童年到复杂多变的现在,通过自己的经历,追溯你与自己文化关系的演变。

在进行这一反思之旅的过程中,请思考这些文化记忆是如何影响你的理解、信念以及与周围世界的互动的。通过描绘这些关键时刻,你将对自己的文化传记的各个层面获得宝贵的见解,发现编织你独特人生观的线索。在你看来中性或正常的经历,可能会被证明是有文化背景的。

通过四个步骤加深理解

如果你准备好继续探索自己的文化叙事,你可以使用以下步骤来加深对自己过去的了解及其对当前关系的影响。
  • 确定反复出现的主题:在您的文化之旅的各个章节中,您注意到哪些重复出现的主题?无论是家庭传统、社会影响还是个人里程碑,这些主题都为您提供了文化身份根源的线索。
  • 探索情感反应:当您重温这些记忆时,请密切关注在重要时刻浮现的情感反应。无论是喜悦、怀念、困惑,甚至是不适,您的情绪反应都能为您提供宝贵的线索,让您了解这些经历对您的影响。
  • 了解当前的感受和行为:考虑你对自己、文化和他人的当前感受和行为的了解。这些早期的文化记忆是如何影响你现在的观点和互动的?了解这一联系将有助于你培养自我意识。
  • 洞察人际关系动态: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找出对目前人际关系动态的见解。你与自己、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有关的行为和情绪是如何在当前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探索这些联系可以加深对你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互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 分享您的文化传记

      这次引导式探索是一次揭开塑造了今天的你的故事的机会。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从文化传记中获得的洞察力保持好奇,并愿意与伴侣分享自己的发现。

当您和您的伴侣分享您的文化记忆时,您会对对方的背景、传统和经历有宝贵的了解,这些都会塑造您伴侣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开始了解影响对方世界观的文化背景,从而为共鸣打下基础。

 

此外,倾听也成为建立信任和联系的有力工具。当我们在分享自己的文化记忆时感到被倾听和理解,就会对分享者产生一种肯定和认可的感觉。这种相互探索还能培养一种开放感和接受感,从而对彼此的独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伴侣分享他们的个人历史、传统和文化细微差别时,甚至可以把潜在的挑战变成学习和快乐的机会。我甚至看到过跨文化关系将差异转化为力量的源泉。这种转变过程不仅能丰富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对工作和生活中其他领域的跨文化互动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CulturalBiographiesforCross-CulturalCouples
相关推荐:健康体检筛查抑郁症关注学生病耻感

近日,国家卫健委《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