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涡 19844天前在线
2017-12-22 16:50:11
抱抱TA 回复
就是我之前不胖,现在变胖了,不想出去怕见到熟人让我很恐惧,我不想接触我之前的朋友了,因为没有自信,让我在自卑当中,现在也不喜欢出去了
0个拥抱 11条评论 504次阅读
网友
北京心理咨询可刷医保
2024-05-01 21:20:19
咨询师张欣
0 自卑的价值在于催人奋进,而我们却常常用它来生产抑郁。
2017-12-22 16:52:32
咨询师史丹凤
你好
2017-12-22 16:58:09
咨询师康建萍
你好
2017-12-22 17:01:20
咨询师康建萍
读懂恐惧的意义
2017-12-22 17:03:31
咨询师郭瑞
您好!
2017-12-22 17:11:18
咨询师郭瑞
您好!
2017-12-22 17:12:48
咨询师蒙先霖
你好
2017-12-22 17:14:19
咨询师许文慧
你好!
2017-12-22 17:36:56
咨询师崔锐
因为什么变胖了呢?
2017-12-22 17:38:23
咨询师段远华
您好…
2017-12-22 17:53:22
网友-
减肥啊
2017-12-22 22:35:39
心理论坛
最新 热门 悬赏 相关问题 我的
男,“亲密关系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是注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无论是朋友和亲人都不能关系很亲近,一旦别人表示亲近点,我就会有压力想逃避。 很喜欢也很习惯一个人待着,极少时间才会想和别人一起玩,如果一个人待着觉得很好,别人要参与或者叫我一起去玩之类的我会很排斥(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懒..),觉得其他人很烦,就算这个人是我亲人或很好的朋友。如果不想做某件事或者想安静的时候,会觉得很亲近的父母或死贴或恋人都是累赘。 不能想象和一个人每天在一起、在一个空间这样会让我感觉心里受到压迫和威胁,就算对方对我很好,我也会感觉他在束缚我,我迫切需孤独和自由,很奇怪的论调,但是心里是这样想的。别人会问我一个人会不会寂寞,会很奇怪别人这么问,年龄长一点以后,才明白大多数人貌似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但是我几乎没有,只会觉得孤独不会觉得寂寞。我能正常的交朋友,不管同性还是异性,刚开始都能相处的很好,但是当彼此越来越亲密时,就会出问题,我会感觉压力慢慢在增大,潜意识里做出很多排斥的事情,比如和朋友去逛街我会感觉她挽着我的胳膊让我很不耐烦想要甩开,女孩子一起逛商场更是悲剧,我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围着她们团团转,自己一点轻松的心理都没有只有不耐烦,而换做我自己我反而喜欢网购或者和同事(不那么亲近)的人一起去购物。就算是慢慢熟悉、了解起来的朋友,甚至认识七八年的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表现最明显的我不喜欢和任何人睡一张床,女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喜欢窝在被窝聊天,但是我却不习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床单、电脑、抱枕之类的我会很排斥别人碰,就算好朋友或者父母都有点难以接受。和亲人也是一样,就算很久不见面不联系我也不会很想他们,偶尔灵光一闪会想起给他们打个电话,我妈妈就说过我薄情,但是我有时候也会想起家人在一起很开心的时刻,可是我会觉得那是过去了。我自己碰到问题了比如生病了、工作上挫折了、钱包掉了,我也不会想到要找家人或者朋友帮忙,我反而很冷静的该干嘛干嘛。偶尔爸妈频繁的给我打电话或者电话里说出很贴心的话,我就会一下子紧张起来,觉得为什么要这样?突然这么关心我好奇怪,我会紧张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直惴惴不安。和异性普通朋友相处算是大大咧咧比较开朗那种,但是如果偶尔肢体碰触会让我有点不舒服。特别的是异性追求者,会完全排斥,不管对方怎样,都会感觉很烦躁。尝试过和别人交往,往往我会在交往期间避免直接接触,如果单独两个人在一起我会觉得无话可说,对方说什么我都会觉得提不起兴致,而且会觉得很委屈。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只能算是远远欣赏,一旦对方给予一点暧昧的意思,马上就会很不舒服,然后就会转移目标(别人说我是花心..)。不会让自己很喜欢一个人,只会让自己很喜欢一个物件,所以常常是暗恋比较多,年龄长一点了会开始考虑结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无法接受和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睡同一张床,做一件事情或一个决定还要互相通电话,晚回家或失眠的时候还要被询问... 但是我并不自闭,也不是很内向,可以和身边认识的人或陌生人相处的很好,谈论也几乎没有顾忌,什么话题都不会觉得很敏感,就算是说自己的一些私事或者对方倾述她的私事,我都不会感觉很大排斥,我甚至可以给出别人以为很中肯的建议,可是我自己心里却觉得我只是就是论事,这样说吧我可以理解和分析别人说的事件,但是不能体会她们的心情,我可能知道她们是开心或者悲伤什么的,但是到底是怎样的开心、悲伤 怎样的感觉我完全不能体会,而且在这样的时候我感觉不到自己在排斥去理解别人,我反而发现我好像就是缺少这么一种感应。 我也并没有受到过很大的欺骗或者伤害,身边的亲人、朋友对我都还是很好的,应该是不存在有创伤之类的说法。很缺少安全感什么的我感觉也不像,因为并不是那种对世事愤愤不平的青年,我常常会感觉很幸福,因为有吃有穿有工作,还活着很好,很不错。自卑什么的就更没有了,我从小到大都算是正常范围内的自信,也不会怀疑自己不如别人,偶尔对自己怀疑还是因为身边朋友一再说起的问题,比如亲密关系恐惧症。
0个拥抱 5条评论 1091次阅读 3039天前
男 我曾经是个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的人。 这一点一直令我很苦恼,我也一直想极力摆脱。但到后来不管怎么尝试却只都令我变得愈发敏感,愈发的在意别人。 通过不断地摸索,直到两年前我才彻底的摆脱了别人对我的看法的影响,我成为了一个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会被任何的评判与对比影响的活的很轻松的人。 在这里,我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就能够放下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 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后来踏入咨询行业,接触了很多也是被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困扰的来访者,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总是被父母或抚养者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这一点是导致我们总是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造就我们未来的一切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识到,这是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在我们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别人的相处与互动,令我们的这些认知和行为获得了反馈和强化,由此,「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迅速普及,许多心理学的概念被大众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夸大和绝对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归因倾向就是习惯于在根源处寻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几乎成了公认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童年经历只是导致我们的问题的一个「触发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实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童年行为与认知模式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我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时候会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人虽然有这样的经历,却并没有在长大后成为像你我一样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原生家庭的确令我们在一开始产生了这些问题,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是有机会、也能够摆脱我们的这种认知模式的。 比如说你拥有了一群接纳你的伙伴、你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不断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反馈就形成了「无条件自尊」、你力气很大你们班的同学都很怕你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经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时和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你明确的了解了你父母对你的哪些做法令你变得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想彻底改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你「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并且,甚至是我们只需要把你的认知行为习惯改变了,即便我们不知道原因,那你照旧能够完全摆脱这个问题对你的困扰。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要你理解什么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过去,归结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导致你现在问题的触发因素,但也只是一个触发因素,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并非常悲痛的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难过。都是过去的错。 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唯一好处就是,你可以说所有的错误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你就能继续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你应该去面对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变得很“轻松”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去追究是谁的错、追究什么原因,这对我们的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做出改变,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只会痛苦的哭诉“我好难过”而什么都不做,这才是导致你不断地被问题影响的根本原因。 在明确了唯有付出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导致你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这些直接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
1个拥抱 16条评论 1611次阅读 2463天前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