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别让无意识行为伤害了你

在生活中,每个人做事情都不能仅仅凭借心情。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会伤害身边或是路边的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人性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器官一样,它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述了他遇到身边和路边人的无意识行为,分析的很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别让无意识行为伤害了你。

下班去和朋友汇合吃晚饭,因为临下班接到任务所以拖了点时间。看手表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快来不及了,我随即拎包就走,下了地铁紧赶慢赶。挤过上海地铁的小孩都知道上海地铁的自动扶梯被一条黄色的线分隔为左右两边。左边供行人站立,右边供行人行走。

那天因为下班的时候已然错过了下班高峰,所以路上的行人都不疾不徐,地铁扶梯的左右两边都站着人,只有我因为赶时间所以不得不需要拨开人群往前冲。就在我路过一个中年妇女身边的时候听见她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咂嘴声。显然,我的这一行为影响到了她的情绪,虽然没有回过头,但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中年妇女满腔不耐烦的情绪。

这幅场景让我想到很久以前和我高中时的一个闺蜜出去逛街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我的这位闺蜜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很容易害羞的女生。有一次同她出去逛街,在一个人群相当拥挤的地方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挤到出口处,就在我们快要顺利走出商场的时候,可能是闺蜜不小心侧身擦到了一位老阿姨,所以那位老阿姨就很不客气地发出很大一声咂嘴声,闺蜜本身脸皮就薄,这么一来就更加hold不住了。站在一旁的我就看到她瞬间双颊绯红,头低低的垂下,就像个做错事的小孩。

因为在下侠义心太重,原本我会避而不参与此时,但看到自己的闺蜜受到这样的欺负着实气不打一处来,扭过头就想找老阿姨理论,却无奈因为人流量太大,老阿姨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只好转身去安慰闺蜜。虽然后来闺蜜的情绪在我的安慰下不再那么糟糕,但明显的我能感觉到仅仅是如此微小的举动竟然会留给别人如此大的伤害。

那位老阿姨也许只是觉得人很挤早就不耐烦,闺蜜的一碰成为了她急躁情绪的出发点,所以就全部一股脑地“发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投射在了闺蜜的身上。如若碰上一个神经大条的人兴许就能一气便过,没料想我的闺蜜是一个比较胆小心思比较细腻的姑娘,很容易吸收别人无意识的投射认同为是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也被称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内化,闺蜜就很自然地将老阿姨自身的不耐烦,转变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而成为他人嫌弃的对象。这样的打击在我们心灵还是很弱小的时候当然是无从接受的。

回过来看这件事,当年闺蜜的经历如出一辙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可以感同身受地感觉到那种自己做错事找人嫌弃的自卑感,(或许是我的心思也比较细腻的缘故)那种感觉很强大,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灵修炼和足够强大的内心,一个自卑的小孩很容易被这种感觉打倒在地。然而我随即就将这种感觉转化了,我先是冷静下来想到自己刚刚的确是按照左行右立的道德规范行事,并没有违规犯错,将自己内化认同的内疚感顺利的化解了。

接着我试着反向思考,这位中年妇女可能是因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碰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和胡搅蛮缠的人才积累了满满的焦躁情绪,若是因为我这样的行为成为她发泄情绪的导火索,将情绪完全地释放出来,那我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自己帮了她一个忙。这样想怒气就消失了大半,理智又重新接手了情绪掌管了大脑。

接着我发现这位中年妇女的想法和我有时不尽相同,谁都有心情烦躁不安的时刻,我们在这样的时刻也会希望别人能够体谅自己一些不当的行为。而现在当我理解了这位中年妇女心中几乎全部的心理活动后,就彻底原谅了她。古人云: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虽是一个不礼貌甚至会中伤别人的举动,如果你反观这个举动发起者背后的无意识,就不难站在ta的角度来试着理解和体谅。这样做的我顿时心情就完全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还沾沾自喜了一番自己的豁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无意识的扮演这两个角色——无意识的投射以及无意识的内化认同。然而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不论你是扮演了哪一个角色,都要尝试摆脱无意识的状态,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然后试着反向思考体谅对方的行为和做法。如此这番便能修炼你强大的内心,下一次就能像智者一般“一笑名恩仇”了!

分享的别让无意识行为伤害了你详解了我们日常会遇到的一些状况,在一些情况下要克制,避免伤害到别人。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这些因素让我们不再幸福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