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好的时候,由着性子来有时并不能令人放松,反而推波助澜。美国心理学家列举出五种流行的错误减压法,这些时候,控制比发泄更能有效应对压力。
1.饱餐一顿
流行观点:情绪不佳时吃一顿大餐,能让心情快乐起来。
误区:事后你会因为浪费钱、吃太多而内疚,但压力仍然一点没减。开吃之前最好自问,这么做是否真能快乐?
2.放自己一马
流行观点:情绪不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对自己宽容一些心情会好起来,于是多了很多“网开一面”的时候:我今天不想跑步了,我想休息一下。
误区:事实上,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使你的决心松垮,不放一马,会增强你的自尊和自控力。
3.关闭电话
流行观点:关掉电话,让自己安静一会儿。
误区:与朋友和家人的通话可以让你转移注意力,忘掉烦恼,获取更多的快乐。
4.发泄情绪
流行观点:坏情绪要释放出来,憋在心里对身体不好。
误区:在你发怒时,发泄只会让你更加狂躁,对于脾气暴躁的人来说,可能是火上浇油。有时候保持沉默却是不错的方法。
5.穿着睡衣放松
流行观点:宽松的衣服没有束缚感,能让心情轻松起来。
误区:事实上,我们的感觉经常是跟着行为走的。如果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穿上睡衣只会让你感到更糟糕。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鞋子,会让你感到无论今天多么糟糕,你都做好了充分应对的准备。
(实习编辑:林翠坤)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一个5岁的男孩说:“我妈妈大声说话我害怕”。被父母揍了一顿的孩子,还会紧紧抱着父母不放,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它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