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喜羊羊”角度看社会心理

  瞄准寒假档期,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1月份起在国内上映。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吸引的不仅是低幼观众族群,不少办公室白领也竞相呼朋引伴,要从大银幕前一睹发生在“喜羊羊和灰太狼”身上的新故事。

  首映“牛气冲天”

  在日、韩等动漫发达国家,从漫画书到电视动画片及至电影,一个成功动画形象的生产往往会成套进行;而在国内,这样的尝试尚比较少见。《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出品方之一SMG相关人士介绍,决定将“喜羊羊”、“灰太狼”搬上银幕正是看中了其同名电视动画片的超高人气。自2005年首播以来,《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制作、播出超过500集,其漫画图书系列一经推出,三个月内销量即超过百万册。

  作为国内首部动画贺岁电影,“喜羊羊”电影版巧妙融入了“牛气冲天”的贺岁元素,甫一上映果然“牛气冲天”,首日上海地区票房就达112万元、全国票房突破800万元,首周末3000万元的成绩更是继暑期《风云决》后再创国产动画电影的新记录。

  白领观众成另类主力

  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慢羊羊……对于片中性格各异的羊主角,《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粉丝们如数家珍;而作为片中的反面人物,有点儿坏、有点儿笨的灰太狼也博得了不少白领观众的青睐。

  记者调查发现,《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成年观众中的走红很大程度上依靠口碑传播。在张江一家IT公司工作的杨先生说,看到身边不少同辈人对于这部乍看造型幼稚的动画片十分“痴迷”就好奇起来,没想到看了几眼后也成了固定观众,“红太狼让灰太狼去抓羊,就好比现实里妻子要求丈夫去赚钱,感觉很贴近”。陪儿子看上瘾的王小姐则表示,“喜羊羊”情节轻松,特别适合排解压力,“我还把它推荐给了很多同事”。

  轻松文化主导审美

  如今,三四十岁的白领办公桌上不仅有成堆的文件报表,更可能摆满各式新奇玩具———“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社会中越来越庞大的群体。英文新名词Kidult即是以Kid(孩子)与Adult(成人)组合,来标识步入成年后仍积极参与青少年文化的这一人群。

  “成年人常有怀念童年的情怀,类似‘喜羊羊’动画片的走红,在全世界并非孤立现象。在金融危机沉重的当下,有幽默感的文化娱乐产品更是大行其道。”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喜羊羊”走红实际上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心理。“一方面人们确实需要轻松的文化产品,‘喜羊羊’的成功作为信号,亦是对本土创作者的一个提示;另一方面,也须警惕对此趋向的过分迎合、甚至反作用而造成浅显,一味排斥深沉,苍白最终取代哲理的审美变质。”

  新闻链接:

  喜羊羊”3天突破3000万 全国追加100个拷贝

  年首部贺岁档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自1月16日上映后,首日票房以800万元高开,上映3天时间,票房突破3000万元大关。

  据发行方之一保利博纳的拷贝管理中心高主任介绍,她在电影首映当天下午接到40多个来自院线和影城的电话,要求增加拷贝。

  目前,该片作出向全国追加100个拷贝的紧急决定。
                                                       ( 责任编辑:田文波)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