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和省科协联合主办的”健心工程”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月活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启动。有关领导表示,针对大学生而推出的”健心工程”,旨在通过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面谈咨询、专家讲座、心理素质训练等形式,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此次服务月活动,是聘请各高校的心理学专家,组成”健心工程”演讲团,从即日起至7月6日,在广东70多所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巡回演讲。(见《广州日报》6月7日)
广东四家主办单位的立意很好。当今天之骄子,确实心理脆弱,问题多多。远的不说,自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以来,犯事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还真不少。因对同学学习成绩妒忌而投毒者有之,出国留学因钱财问题合伙杀人者有之,即便在全国追捕马加爵时有过立功表现的、与马同窗并一直同一宿舍的云大学生杨涛,6月5日又因绑架儿童勒索钱财被推向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法院的被告席……。种种迹象,使人们盯上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并且从”心病”的角度进行关注和防治。广东之创举,切中时弊!
当然,细心推敲起来,创举亦有”举杯消愁”、”隔靴挠痒”之嫌。常言道:”心病还得心药医”。依愚之见,造成当今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就业形势严峻,心理压力重重;二是学业竞争激烈,思想负担过重;三是学术腐败、用人腐败等等各种不正之风,使”骄子”们思想混乱,理想迷茫,道德兑化,进而在就业、学业两个箍咒的紧压下,身心受损,形成”心病”。如果愚意无误,那么如要对症下药的话,大学生的”心病”显然就不仅仅是靠什么”演讲团”就能医治根疗的啦!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咨询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澄清大学生就业和学业的环境,净化各种社会氛围,解除他们心中的迷惑和疑团。只要骄子们真正成为”四有”新人了,”心病”自然也就痊愈的啦。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