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来临,本报心理咨询热线陆续接到一些新生家长的来电,内容多涉及对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新同学关系、新课程的担心。
唐山惠泽心理咨询学校孙启亮校长说,初进幼儿园宝宝的家长的“恐慌”,往往来源于初次与孩子的分离,担心宝宝吃不好、睡不好,受同学欺负。孙校长建议,这类家长要多和有经验的朋友交流,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的必经之路。从心理学来看,孩子3岁之后进入幼儿园,按时上学下学,有规律地生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提早了解到家庭之外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在和小朋友相处中,学习相处之道,进而开发潜能。事实上,孩子的适应力也往往超过家长的想象。
对于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引发“新学期恐慌症”的真正原因正是开学。唐山天一医院院长曲建英介绍说,经过一个放松的暑假,学生和家长面临开学产生短暂的焦虑和恐慌实属正常。她建议家长,首先克服自己的紧张焦虑和恐慌情绪。如果孩子有和家长类似的情绪,家长应以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的生活,多说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让他们以充足的信心进入学习状态,同时督促孩子调整生活节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曲建英提醒有恐慌情绪的学生,应进行自主调整,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多给自己积极的良性心理暗示,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目标,调整出最饱满的状态进入新学期。
青少年相关文章阅读:
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到底有多大
青少年的心理枷锁是否影响成长
学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只需三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