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揭榜,几家欢喜几家愁,金榜题名者暂勿论,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平时成绩良好甚至优异的,期望指数较高的家长和考生,在接到落差较大的考试结果后他们该如何坦然面对?
于我看来,家长是帮助子女驱散考后心理阴霾的关键因素。家长首先应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的高考结果,家长要学会“冷处理”,摒弃“学而优则仕”、“一考定终身”成才观。成绩并非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指标,抬头看未来,成才道路千万条。相信是金子就会发亮,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人的聪明才华总有闪亮时空。营造非寒窗苦读也能成才的家庭氛围,理性地对待考试结果,淡化失败对家庭的影响,走出“面子”的死胡同。恢复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气息,重塑勤奋、拼搏的成才观。
其次,平等交流沟通。放下长辈架子,与孩子建立平等互信的朋友关系,时刻关照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考场失利,对他们自己的打击是最大的,折戟后的他们易冲动、定力不够,此时父母切忌不管不问、言语伤害、夸人之长。试想在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时刻,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呵斥,是暴怒,他们又会到哪里寻找温暖呢?应对之策是鼓励孩子振作精神,以乐观豁达的心态、不畏艰难的勇气去直面新的生活。毕竟,与孩子的学业相比,家长更希望拥有的是一个好儿女,一个充满温暖、和谐的幸福家庭。
最后,给孩子拟定目标,重树信心。家长要根据孩子失利的情况,重新制定目标,选择适宜的道路,是报读网络学院还是选择自考、成人高考,是继续复读还是打工就业。目标确立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落实,重树生活的信心,在落实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可能会有些波动,这时家长别忘了及时给予鼓劲。适当安排孩子的生活,如出去郊游、散步、看场电影等等,使孩子尽快从颓唐和消沉中走出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