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是把“别紧张,考试的时候别马虎。 ”“准备好了吗? ”这类的话挂在嘴边,看似关心,却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
考生最不爱听的话
本报整理了10句考生最不爱听的话,如果您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请您看看这些话中,是不是也有您常说的。
一:准备好了吗?
专家点评:这是典型的对孩子的不信任,反复地说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二:还有几天了,赶紧看书。
专家点评:现在的阶段学生该学的都学完了,再看也看不进去了。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儿。
三:好好答题别马虎,可别在会的地方丢分。
专家点评:这种指导性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四:看看金融危机的新闻,没准能考。
专家点评:不要在所有的时候都跟孩子谈高考,把所有东西都跟高考联系起来,造成孩子的紧张。
五:我给你的牛奶(水果)你得喝(吃)。
专家点评:强制性的话让孩子逆反,家长认为孩子需要的不见得是孩子想要的。
六:没问题,你肯定能考上。
专家点评:对孩子说话要客观,不能脱离实际。一旦有不切合实际的鼓励,考生会觉得可笑。
七:你这辈子就看高考考得怎么样了。
专家点评:过分夸大了高考的作用,给孩子压力。
八:好好考,考好了给你买××,带去你去××玩。
专家点评:高三的学生不是小孩儿,这样会让他觉得家长很功利。{page}
九:别太在意,考不好明年再考。
专家点评:家长觉得是在给孩子减压,而其实这是对孩子能力的否认。
十:想吃点啥,爸妈给你做?
专家点评:这让孩子感觉你关心的是他的分数而不是他本人。
高考前家长应该咋做
家长在考前这几天做这些事:
一、孩子平时做什么,就让孩子继续做
专家分析:不要总是试图控制孩子,或者监视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身边总有双眼睛盯着自己。
二、孩子不愿意看书了就不要强迫
专家分析:还有几天就高考了,考生这个时候看书已经几乎到了饱和的地步,只要让孩子适当对书有接近的感觉就可以,不用逼孩子成天抱着书看。
三、让孩子听音乐、看电视剧放松
专家分析:这个阶段让孩子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但不能安排过于兴奋的娱乐内容,比如去KTV唱歌,剧烈运动等。可以让孩子在家听歌、看电视,转化思考内容。
四、用心倾听孩子的话
专家分析:高考前考生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要用心陪孩子。认真听孩子讲话,多让孩子谈感受,让孩子把烦躁、焦虑都说出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