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加上自我同情等于复原力

A combination of stress and self-compassion leads to resilience.
Source: AleksandarGeorgiev / iStock

压力是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复原力?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变化,感到压力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压力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某些类型的 “好压力”,如第一次约会或尝试新的锻炼课程,可以促进思考和健康。 人们如何管理压力也会影响压力对他们的影响。

复原力是指有效管理压力的能力。 它并不总是意味着你能回到原来的状态。 有时,复原力反映了个人的成长或在艰难时期形成的新力量。

许多因素都有助于提高抗逆力,包括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冥想、参加业余爱好或活动以及较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 自我同情,即以善意而不是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倾向,也与更强的复原力有关。 研究表明,复原力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特质,它是可以培养的。

压力与自我同情的结合可增强复原力

上个月,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调查了1137名大学生的压力和恢复力。 这些学生在本科四年的每年春季都填写了调查问卷。

研究人员发现,单纯的压力和自我同情都不会提高复原力。

然而,当学生的压力和自我同情同时增加时,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复原力。 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包括自我同情时–即使在失败或痛苦的时候,也能理解和善待自己–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并获得更积极的结果。

这些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自我同情能减轻压力后的抑郁焦虑。 在另一项前瞻性研究中,462 名大学生完成了压力、焦虑、抑郁和自我同情的测量,以及六个月后的跟踪问卷调查。 自我同情程度较低的学生在压力过后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而对于自我同情程度较高的学生来说,压力与抑郁、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 这项研究表明,较高水平的自我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压力后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培养更多的自我同情?

改变你与自己的关系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这是一种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养成的强大习惯。 研究表明,更多的自我同情与更好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关,即使你对此深信不疑,但仅仅依靠这种意图,你可能无法变得对自己更友善。

研究表明,练习特定的技巧可以有意义地提高自我同情。 许多建立自我同情的有效策略都是积极主动的。 你不需要等到自己自暴自弃,甚至不需要等到困境出现。 有目的的自我同情策略就像体育锻炼一样,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内部资源。

有可靠研究证据支持的自我同情做法包括慈爱冥想或 “祝福”,在这种做法中,你会默默地重复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如果你选择的话)的美好愿望,比如 “愿我平安。 愿我快乐。 愿我健康。 愿我活得轻松自在”。 请注意,这些祝愿并不是肯定句;它们不包含任何自我评价的成分,甚至也不认为自己是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念冥想也会减少自我批评,增加自我同情。 正念冥想包括尝试专注于当下的感觉,如呼吸,并在注意力游离时将其收回。 在思绪反复游离的过程中,努力不去评判自己,可以减少整体的自我批评,并建立自我同情。

虽然很多人认为自我同情可能会让他们变得自私或动力不足,但自我同情与更好的人际关系、更高的动力水平和更少的拖延症有关。 人们还可能把自我同情与自尊混为一谈。 自尊包含一定程度的自我评价,而自我同情并不涉及评估自己有多棒。

重复练习对于有意义地提高自我同情能力至关重要。 长期练习自我同情练习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不过,如果自我同情技巧会引发痛苦,那么在继续练习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心理健康提供者,或者先专注于其他许多培养抗压能力的策略之一。 自我同情策略一开始可能看起来很奇怪、尴尬或愚蠢,但经过几周或几个月的反复练习后,大多数人确实会体验到有意义的益处,包括心理健康和复原力的改善。

To find a therapist near you, visit the Psychology Today Therapy Directory.

相关推荐: 爱的能力:心理学视角下的理解与提升策略

爱的能力是指的是一个人对他人表达关爱、理解和接纳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对他人的爱,也包括对自己的爱。爱的能力是我们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基础。 在心理学中,爱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接纳,即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