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1. 抗抑郁药。 一般来说,抗抑郁药通过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作用,尤其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6]。 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以不同的方式针对这些神经递质,因此要找到合适的药物往往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方法。
SSRIs 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就是抗抑郁药的一个典型例子。 据认为,抑郁症状源于某些神经递质的失衡或缺乏,从而导致抑郁情绪。 SSRIs 可阻断神经元对血清素的再吸收(再摄取),从而使大脑中有更多的血清素可用[7],并改变情绪。
此外,最近的一项综合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能通过改变参与产生负面情绪偏向的大脑边缘结构,直接针对大脑的情绪或视觉运动状态[5]。
其中一个关键结构是杏仁核,它在抗抑郁药的作用中起着核心作用。 杏仁核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尤其是使用 SSRIs)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处的血清素供应量增加,导致杏仁核受到抑制[5]。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全面改善情绪。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所依据的假设不同。 心理疗法的目的不是直接改变化学物质的水平,而是影响支配消极情绪产生的认知图式,教导人们适应性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心理疗法至少有两种潜在的机制。 首先,通过促进对自身情绪及其背后想法的认知和适应性调节,心理治疗会增加大脑中负责行为控制的前额叶区域的激活[8]。
例如,通过关注情绪感受、将其口头表达出来并加以解决,个人可以调动右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rVLPFC)[9]。 该区域的激活增加可以调节和抑制产生负面情绪的区域(如杏仁核)的活动。 这种通过激活高阶区域来抑制消极情绪的机制是心理疗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原则。 众所周知,认知重评、认知重组和正念等技术尤其涉及到这一机制(详见文献[8])。
第二种机制被称为记忆再巩固或记忆 “更新”。 这一过程表明,通过治疗工作,大脑对痛苦记忆的标记可以通过与其他认知结构的整合而得到改变,从而为个体带来更多适应性意义[10]。
3. 迷幻药。 迷幻剂是这三种药物中最新的治疗方法,因此要准确界定其作用机制可能最具挑战性。 关于迷幻药是如何起作用的,存在着各种理论和不同的观点,但我们可以尝试找出这些理论趋同的一般认识[11]。
首先,在生物化学层面,众所周知,迷幻药的基本机制之一是刺激 5-HT2A 受体(和其他血清素亚受体),从而导致神经元活动增加、脑区之间的连接性改变和神经可塑性增强[11]。
在这方面,迷幻药类似于抗抑郁药,因为它们会对大脑产生化学变化。 然而,是什么让迷幻药与抗抑郁药如此不同呢?
人们相信,迷幻药会给大脑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据推测,这种活性的增强会导致大脑内的熵或混乱,从而打破僵化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12]。 这种神经可塑性的增强可能有助于打破根深蒂固的不良信念(如 “我没有价值 “或 “我总是孤独的”),代之以更适应、更健康的观点。 这种机制特别有趣,因为它表明迷幻药可以让人摆脱根深蒂固的认知和情感模式,从而促进深刻的心理转变。
此外,负责高层次自我参照思维的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活动可能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自我意识减弱,有时甚至是自我解体[11]。
总结
虽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但它们一般都旨在恢复更平衡的神经递质环境,从而更好地调节个人情绪。 心理治疗通过激活高阶脑区和抑制边缘结构,增强意识和促进适应性自我调节。 它还有助于更新大脑中的记忆特征,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迷幻药主要通过 “放松 “现有的限制来增加大脑的灵活性,从而通过突触可塑性实现整体变化。
关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 X 为什么选择隐藏用户的 “赞”,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讨论。一些人厚颜无耻地认为,这是由于马斯克因自己的 “赞 “而受到批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为了进一步将 X 与其旧化身(Twitter)区分开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