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自我的本质时,”我是谁?”似乎是一个核心问题。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 “我是什么?” “自我是什么样的实体?” 这就是哲学家所说的本体论问题。 有许多可能的答案,但没有一个答案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以下是哲学和心理学关于自我的讨论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方面。 这些不同的侧面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互不相容。
– 我是我的身体
这可以称为生物层面。 自我与它所属的有机体相一致。 我就是现在在这个地方进行这些活动的身体。 这种观点将自我作为一个主体:我可以借助我的身体影响环境。
– 我就是我的大脑
这意味着,只要我拥有相同的大脑,无论我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发生多大变化,无论我的身体发生多大变化,我都是同一个人。 这种观点与心灵哲学中所谓的 “同一性理论 “是一致的,即不同的意识状态与大脑的不同生理状态是相同的。 这种观点也是许多基于 “缸中之脑 “的科幻小说的基础。
– 我就是我的外表
我通过别人对我的看法来认识自己。 这一方面强调个人的外表,尤其是脸部。 然而,我的真实外貌并不总是与我的自我形象相符。 随着镜子、照片和其他自我观察技术的日益普及,这一点变得更加牢固。
– 我就是我的经历和记忆
虽然我无法主动穿越时空,但我觉得我的记忆将我连成一个整体。 失忆症患者也会失去部分自我。
– 我就是我的性格和能力
一个人可能会说自己聪明、可敬、善良、善于交际、勤奋、节俭、笨拙等等。 这种观点认为,自我是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 这一观点背后的假设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或多或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不变。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目标是发展自己的能力。 个人追求繁荣(eudaimonia)。 他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手工艺、艺术、政治、科学或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那么他就没有充分实现作为人的价值。
– 我就是我的意志
另一个方面是,我所向往的比我所拥有的特性更重要。 我能看到未来的自己,这是我所做选择的结果。 我的目标和选择决定了我的自我。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例如,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ören Kierkegaard)写道,”绝望”(克尔凯郭尔的一个核心术语)的最深层形式就是想成为另一个人。
– 我就是我的故事
自我的这个层面基于我们如何表达自己。 我可以把我的个人记忆拼凑成一个故事。 我在谈论自己时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自我。 我通常会相信我所说的关于我自己的话,尽管我经常会被证明是错的。
别人关于我的故事也很容易成为我故事的一部分。 我们的自我形象,甚至我们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我们听到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所塑造的。 关于一个人的故事不是一个孤立的故事,而是故事网络的一部分。
– 我由我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
这是社会层面。 自我是由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其他人赋予他的品质决定的。 从历史上看,一个人的荣誉和荣耀比外貌对其自我观更为重要。 社交媒体提供了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新机会,从而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就像万花筒中的图像。 每次看,图案都不一样。 但所有的图像都在同一个管子里,由同一块玻璃创造。 自我并不是我行动的舵手,而是一种灵活的机制,就像风向标一样,用来解释我的行动。 这种自我观在脑科学家中出奇地流行。
我们的自我概念在不同程度上包括上述所有方面。 自我的哪个方面最重要,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变化。
我们为什么要回避羞耻? 之前,我曾在这里讨论过羞耻感。促使我写下这个话题的部分原因是我小时候的一段个人回忆。我记得自己在游戏和运动中表现出了很差的体育精神。我有几次行为不端,其他孩子(还有大人)因此对我评头论足。他们是对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感到羞愧。这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