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神经症相关知识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又名神经症,是一类最常见的疾病。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焦虑、恐怖、、记忆减退等,有的类似某些躯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系疾病等,但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缺乏器质变的指标。其发病多与精神因素及遗传有关,其最常见症有、恐怖症、、疑病症等。其发病与中医“肝”、“脾胃”、“心”、“肾”等关较为密切。
   1.焦虑型神经症:
   焦虑型神经症是一种以长期而不现实的焦虑为特点的精神障碍,往往有急性焦虑或惊恐的加重发作。焦虑型神经症患者约占人口的5%,主要是年轻人,为男性的2倍。和生理因素都是焦虑型神经症的原因,有迹象表明遗传具有一定影响。此病与中医“肝”、肾”有关。
[临床表现]
   焦虑是焦虑型神经症的主要症状。
   (1)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型神经症的基本症状。可反复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到1、2小时,可自行缓解或好转。患者在发作时体验到一种没有明显理由而自行产生的主观恐惧感,以及一种使人无法忘怀的、对于似乎即将来临而又无以盲状的灾难所感到的恐怖。并伴见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偶发早搏及心前区尖锐刺痛等。双手伸展时常可见到细小震颤,还有出汗、胃部不适、想恶心呕吐的感觉、全身软弱乏力与。患可以体验到不现实的感觉,并且觉得与周围的人们和物体失去了接触,还会体验到一种渴求空气、想深的感觉。也可出同四肢肌肉肌张力亢奋的僵硬感或口唇与手指脚趾端部有针刺或麻木感。
   (2)慢性焦虑:症状与急性焦虑发作相似,程度较轻,而时间较长,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患者感到紧张和忧虑,易受惊,感到不安,显得神经质,对未来觉得模模糊糊,似乎一直很疲乏,、以及出现各种亚急性植物神经性症状。
[诊断]
   由于心脏方面的症状,有时焦虑发作会被误诊为。嗜铬细胞瘤引起的植物神经症状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也很像焦虑型神经症,进行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可做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心理治疗:内省心理治疗,是通过病员自我揭露潜意识内心冲突,引致心理改变以增加自我认识和对内心欲念的忍受能力。支持性治疗可以通过医生对病人安慰而使症状减轻。松弛技术可以对植物神经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冥想也是一种特殊的、很有效的松弛方法。对于容易进人催眠状态的病人,可以用催眠疗法加强松弛的效果。
   ②药物治疗:可用弱安定剂以控制慢性焦虑或预防焦虑发作。可用三不抗抑郁药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治疗剂量来预防惊恐发作。甲唑安定也有类似疗效。心得安、氨酰心安可用以治疗惊恐发作及慢性焦虑。
   (2)中医药治疗
   ①肝郁气滞:焦虑,情绪不宁,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苔薄白,脉眩。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9克、枳壳9克、12克、15克、厚朴6克、菖蒲12克、9克、郁金9克。
   ②心脾两虚:焦虑,心悸易惊,善悲欲哭,面色苍白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惚,疲倦乏力,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1O克、炙12克、15克、9克、15克、炙6克、柏子仁10克、9克、五味子6克、炙6克。
   中成药:归脾丸、天王补心丹、柏于养心丸、刺五加片。
   ③肾阴亏虚:焦虑日久,惊悸不安,善恐易惊,腰膝酸软,,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熟地15克、15克、山萸肉lO克、12克、丹皮10克、龟板1O克、泽泻10克、柏子仁1O克、炙6克、10克、炙6克。
   中成药:六味丸。
   ④针刺治疗
   体针治疗:取双侧体穴的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行间、阳陵泉、风池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治疗:取醋浸泡过的中药“”颗粒,贴压耳部心俞、肾俞、神门、皮质下、肝俞,同患者每日用手按压贴穴不得少于1O次。每周更换一次贴豆。
   (3)推拿治疗
   ①取俯卧位,自尾骨至大椎脊椎两旁,采用指旋推法,自下而上旋推3-5分钟。再点按肺俞、心俞、俞、膈俞、脾俞、八癃,约5分钟。
   ②揉捏拿两侧肩井、颈根部,再从大椎用指推揉至百会穴,点揉百会穴1分钟。然后用指按压风池穴1分钟,自风池沿两颓至太阳穴3―6次,点按太阳穴1分钟。
   ③撑拍打后背放松2-3遍。
   (4)气功治疗:采用静养神功。选择患者所能接受的练功方式,如站桩、坐桩、卧桩,运用放松、静心调息的功法,可以用守意念的方式,如意守气海、涌泉等,也可单纯调吸的方式,体会的深度与周身放松的感觉。
   (5)太极拳治疗:可选择简化太极拳、杨式或吴式太极拳中任何一种,但必须坚持锻炼,锻炼中不断体会每招各式的动作及感觉。
   气功和太极拳治疗,并不是开始就能取得明显疗效,它是通过调整患者的状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预防与调养]
   平素注意修身养性,自我控制,调节情绪,避免刺激,多做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引导他们,使他们心胸逐渐开阔。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下班沉默症?下班沉默症的危害有哪些?<>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不语;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被称为“下班沉默症”。而且这样的下班沉默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下班沉默症呢?下班沉默症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