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原创首发 周凡周凡 发表时间:2020-12-23 22:40:11 1467 1 5

摘 要
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婚恋观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不同的父亲感知体验对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影响,为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提供实证资料。本研究采用父亲在位问卷(FPQ-R-B)和苏红编制的婚恋观问卷。以陕西省43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在家庭类型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婚恋观在是否独生子女生以及生源地类型的上差异均不显著。
(2)父亲在位总分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类型上差异均不显著。但是,父亲在位各维度中父亲参与的感知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与父亲身体的互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
(3)父亲在位的8个分量表中除与父亲的身体互动水平外其余水平均与婚恋观总体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在父亲在位中除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外均与恋爱动机呈现负相关。父亲在位各维度在婚姻忠诚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4)本研究以父亲在位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婚恋观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对父亲的感情、有关父亲的信念对大学生婚恋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17.0%的变异;与父亲的关系和家庭代际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10.3%的变异。
(5)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婚恋观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父亲在位;婚恋观;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ign of father and marriage views of students,try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thers perceived experience to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provide empirical data for the family education. This thesis will use questionnaire as 430 college students in shaanxi province,the following are results:
    (1)In Marriage Views,on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are traditional; in marriage values,their showing pluralism; on the marriage view, different types of families;for the only child and non only child, the type of student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The reign of father in grade, sex, only child and on the types of stud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owever, in the reign of his father each dimension, the perception of fathers' involvement in different gender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In addition to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father's body showed overall in his father's reign 8 subscales with average remaining water Marriage View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8 in his father's reign of subscale in addi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grandfather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tivation and love. Father reign dimension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n marital fidelity.
    (4)To his father reign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student 's marriage concept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do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in the Students' Marriage View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It could explain 14.2% of the variati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nd family relations with his father on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extremel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could explain 17.7% of the variation.
    (5)the more physical interaction involved in perception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 , the more family relationships can improve intergenerational students concept of marriag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ather presence;marriage view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1 文献综述 2
1.1 大学生婚恋观相关研究现状 2
1.1.1 婚恋观的界定 2
1.1.2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 2
1.1.3 婚恋观的影响因素 4
1.2 父亲在位的相关研究现状 4
1.2.1 父亲在位的定义 4
1.2.2 父亲在位的研究成果 4
1.3 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婚恋观关系研究现状 5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6
2 研究意义及研究假设 7
2.1 研究意义 7
2.2研究假设 7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7
3.1 研究对象 7
3.2 研究工具 8
3.2.1 父亲在位问卷 8
3.2.2 大学生婚恋观问卷 8
3.3 测试过程 9
3.4 数据处理 9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9
4.1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分析 9
4.1.1 大学生婚恋观诸因子水平描述性统计 9
4.1.2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9
4.1.3 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10
4.1.4 大学生婚恋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10
4.1.5 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 11
4.1.6 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差异 12
4.2 大学生父亲在位研究分析 14
4.2.1 大学生父亲在位诸因子描述性统计 14
4.2.2 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14
4.2.3父亲在位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4
4.2.4 大学生父亲在位各维度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15
4.2.5 大学生父亲在位各个维度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15
4.3 大学生婚恋观与父亲在位的相关分析 16
4.4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17
4.4.1 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17
4.4.2 父亲在位8个因子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18
5 讨论 19
5.1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19
5.1.1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 19
5.1.2 大学生婚恋观在性别的差异分析 19
5.1.3 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19
5.1.4 大学生婚恋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20
5.1.5 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20
5.1.6 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20
5.2 父亲在位的现状 20
5.2.1 父亲在位的现状分析 20
5.2.2 父亲在位总分在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0
5.2.3父亲在位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21
5.2.4 父亲在位各维度及分量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21
5.3 大学生婚恋观与父亲在位的关系分析 21
6 结论 23
6.1 结论 23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附 录 28
谢 辞 31

 

 

 

引 言
婚恋观是人们在恋爱、婚姻以及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从古至今婚恋观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婚恋观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而且关系到高校在校生的健康成长、将来的婚姻幸福。健康的婚恋观会促进幸福美好婚姻生活的形成,而不健康的婚恋观很容易导致不幸的婚姻。如今,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问题。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家庭因素对婚恋观具有最原始的、最深的影响。而父亲是家庭重要的一员,其对子女婚恋观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国外有关父子关系已有50多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亲缺失和父亲参与,21世纪以来,父亲在位(father presence)由Krampe和Newton(2009)等人定义为子女的心理父亲在位,即父亲对孩子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1]。韩瑞倩等人的研究显示:父亲在儿女与异性交往方面、择偶偏号方面、两性关系方面、恋爱方面均起到了一定得影响作用[2]。由此看来,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着重探究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能够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最终促进下一代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1 文献综述
1.1 大学生婚恋观相关研究现状
1.1.1 婚恋观的界定
从字面上将婚恋理解为婚姻与爱情。而“观”可以解释为:“看”,“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从这个层面可以得知“观”不仅包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包括人们对某些活动的看法[3]。若仅从词意上,把两者合二为一,则可以把“婚恋观”简单理解为:对婚姻与恋爱的认识、看法。
当我们了解更多的资料发现婚恋观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学者的观的都略有差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表述基本反映了婚恋观的内容,虽然运用词汇不统一,但内涵基本一致,即:(1)婚恋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婚恋观是一种基本的态度和主观的看法;(3)包括恋爱、婚姻、择偶、性观念四个基本部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婚恋观主要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以及两性观念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其具有主观多样性、客观时代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特征。除了个体自身影响之外,大学生婚恋观不仅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所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1.1.2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
(1)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研究
有关婚恋观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有学者在大学生婚恋观方面提出了以下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
对于恋爱观,Knox&Zusman研究表明恋爱在高校中被看作家常便饭,83%的大学生表明正在恋爱。66%的大学生都认为爱情是非常重要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否则即便接了婚也很难幸福,甚至可能面临婚姻破裂[4]。
有关婚姻观,Paige DMartin指出年青人很是抵触不良的婚姻,与此同时,他们重视婚姻,很认真地对待婚姻这个话题[5]。 Salts、ConnieJ等人的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持有更积极的态度[6]。
对于婚前性行为,国外大学生较国内大学生的性观念开放。Huang Karend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在此观点上无性别差[7]。Mayyekiso,To-koziteV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也持赞成态度[8-9]。总体情况反映男生的性观念较女生更为开放。
性伴侣的选择方面,RachelSaul La-cey、Alan Reifman等人研究发现:人们的观念相对以前开放[10]。
(2)国内关于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研究
在我国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情况才有所好转,研究成果也也有所增加。与婚恋相关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对婚恋观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婚恋观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研究者从不同重点对婚恋观的结构进行了多样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把婚恋观划分为三维结构、四维结构、五维结构、六维结构、七维结构和八维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建青等(1999)将婚恋观划分为四个方面[11]。苏红(2006)将婚恋观划分为七个方面[12]。
在我国,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条例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大学生的婚恋问题[13]。
关于恋爱观,多数大学生都赞同在校谈恋爱,并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14]。多数学生对多角恋持包容态度,这种观念是比较开放的,可以被人接受的[15]。而在恋爱这方面以前大家都认为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慎重,认真。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享受过程,而易忽略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恋爱的对象并非一定就是结婚的对象。
有关择偶观,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有75%的青年人更倾向于自由恋爱,不想服从父母的安排[16]。这说明:现代的年轻人婚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对恋爱动机的研究:恋爱动机很复杂,很多样。学者郑长波和李晓毅的研究将大学生恋爱动机分为:物质型、精神型、生理型和心理型等四种类型[14]。”出于这样的动机,恋爱者更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及过程而较少考虑恋爱的结果。西北民族大学温荣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调查》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排在前五位的是:“学习生活伴侣、情感依靠、精神寄托、美好爱情的和满足心理需要[17]。”
在婚姻价值观方面,李宁宁在1996年发布的研究成果指出“彼此的感情是婚姻的基础,但是往往会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18]”。
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这种传统思想得到多数大学生的认同。有研究对较高学历的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学历的女生也赞同传统观念。此外,在社会地位方面“男高女低”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19]。
在婚姻忠诚观上,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仍然遵循传统观念,即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忠诚。另外,钱兰英发现,女生相对传统,更看重对方的忠诚[20]。
性爱抉择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部分大学生的观念有所改变,他们的思想相对开放,他们认为恋爱的过程中可以发生性行为,甚至极个别同学认为仅男女双方有意愿就可以发生性行为,无关乎爱情。在2000年叶丽红等人相关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性在爱情中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也不排除部分同学发生性行为只是满足一时的生理需求。同时,调查显示:性爱发生的随意性也有所增加[21]。
1.1.3 婚恋观的影响因素
综合各学术界的研究得知,影响婚恋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层面:(1)世界各种文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中西方的思想文化冲击。(2)社会层面诸多方面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国家政策等;(3)个人家庭的影响,比如父母的学历、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代际关系、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4)个人层面,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教育程度、专业类型、个性品质、生源地等[12]。本文着重探讨父亲这一角色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1.2 父亲在位的相关研究现状
1.2.1 父亲在位的定义
Krampe和Newton(2009)等人将父亲在位定义为子女的心理父亲在位,即父亲对子女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 [1]。父亲在位是孩子内心对父亲的感知和体验,是孩子内在的心理状态,每个孩子都拥有父亲在位。
1.2.2 父亲在位的研究成果
(1)国外关于父亲在位的研究成果
国外有关父子关系已有50多年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父亲缺位和父亲参与,21世纪父亲在位已经成为被受关注的新领域,与此同时,研究成果也日渐丰
富[22-24]。
Laura A. Augello父亲在家庭中能够经常陪伴孩子,那么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子女认知,语言和情绪的发展。同时,自己的父亲对儿童成长过程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25]。
Krampe和Newton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父亲在位理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嵌套四个同心圆层次[26]。
Hoier 等人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缺失的女儿在面对异性时常常持有消极的看法,为了填补父亲角色的缺位,女儿往往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起异性的关注。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亲不给于及时的关心将会影响子女的婚姻状况,这将导致子女在恋爱关系上的不良态度[27]。同时,也有相关研究显示:父亲缺位家庭中的女孩在择偶时更容易挑选,他们往往会固执地坚持其选择[28]。
Erika London Bocknek认为父亲在位能显著预测学步儿童情绪调节相关的行为,心理父亲在位可成为父亲角色的作用的替代品[29]。可见父亲在位对孩子情绪情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国外关于父子关系的相关研究整体范围较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也更多样化,方法也更加系统化。
(2)国内关于父亲在位的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父亲教养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由于父亲在孩子面前扮演着他人无法替代的角色,所以一直以来近几年来,父亲在位越来越受到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也涌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蒲少华(2012)首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父亲在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随后,他又对父亲在位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26]。之后,他又探讨了大学生父亲在位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父亲在位理论和留守儿童教养的关系[30]。
此外,张璐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父亲在位分别在独生子女、性别、生源地、学生干部的变量上差异显著。同时,大学生父亲在位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大学生父亲在位可以通过安全感来间接影响人际信任[31]。
易培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的父亲在位水平只是在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和父亲参与的感知这两个维度上较低一些。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的干预有着积极效果[32]。
刘禹含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父亲在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上的部分变量对父亲在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在位的理想状态显著好于实际状态[33]。
总的来说,父亲在位在其它领域的研究较少。
1.3 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婚恋观关系研究现状
以往有关亲子关系研究中更侧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如何并没有母亲重要, 母亲便担起了教养子女的重任。父亲的作用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养家糊口,承担经济责任,为子女提供安全感、信任感、支持感。精神病学家K.Pratt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在其成长过程中均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是其二者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寇彧(2002)指出:家庭中不同的交往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情感和观念[34]。这其中就包括对婚姻和恋爱等情感因素的看法,也即影响婚恋观的形成。然而,对于一个青年人而言,他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对个人成长有持久的影响。
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已有的研究指出父亲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子女的交往技能,而交往技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个体交往技能欠佳则朋友圈狭窄,将进一步影响与异性的相处,从而更深一步影响到子女婚恋观的形成 [35]。
在择偶偏好方面,已有的研究表明:父亲教养在儿童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体的择偶偏好个体与个性直接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的择偶偏好与选择倾向于按照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模式进行[36]。此外,我国学者王珍的研究发现父亲在各方面都表现的比较优秀,给女儿心中留下某些优秀的特质时,女儿将此作为择偶标准来衡量身边的异性;反之,女儿将会避免与拥有同样这些特质的异性交往。但总的来讲,子女倾向于选择那些优秀特质的异性,从而弥补并超越父亲的某些特质[37]。由此看来,父亲在择偶偏好方面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
在两性关系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女儿而言,父亲缺失相比父亲在位过早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甚至怀孕的概率高,性行为也较频繁[38-39]。此外,研究发现在那些父亲在身边但没有很好地担任起父亲角色的家庭中,女性也会更早地发生性行为,恋爱不专一,长换性伴侣,易更早怀孕[40]。然而,那些与父亲交流很少、父亲不给于及时的关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女性更易选择与男性的互动来作为男性情感的替代品,其原因在于父性的剥夺所导致[41-42]。父亲可以帮助女儿提高异性交往的处事能力,那么这将能够有效延迟和减少其不适当的性行为。
在恋爱方面,Collins和Read认为父女关系的品质可能成为女儿与男性建立关系的原型或模板的一部分。父女关系的品质关系到女儿的恋爱维持性,与父亲关系处理不好的女性在维持与男性建立起的关系是很困难,女性往往表现出对男性的更多挑剔[43]。此外,已有研究显示父亲在女儿恋爱关系的影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玉兰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父亲教养参与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健康的婚恋观来自于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统一[44]。总之,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以父子关系为视角,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目前有关婚恋观的研究对象主要以高校学生为主,研究主要是从非心理学角度出发进行的状态性研究,而缺乏本专业的过程性研究。本研究以笔者亲身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弥补了单纯理论研究的空泛与片面,为目前我国的婚恋观研究提供了一些的现实资料。
(2)21世纪以来,父亲在位的研究先在国外取得一些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大部分集中在暴力行为、认知、语言、情绪发展、反社会行为问题的影响上,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
(3)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研究。已有的婚恋观研究中,侧重于父亲对女儿的婚恋观影响,子女都涉及的很少,并且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性质的探讨。
2 研究意义及研究假设
2.1 研究意义
一方面,家庭教育中的父亲在位会对大学生婚恋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看,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丰富和深化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理论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父亲在位对子女婚恋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有助于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能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婚恋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研究假设
本文研究假设如下:
(1)大学生婚恋观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婚恋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也存在差异。
(2)父母关系,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与大学生婚恋观呈正向相关。
(3)父亲在位对子女正确婚恋观的形成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根据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咸阳师范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的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4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3.26%,被试基本情况见表3-1。
表3-1被试基本信息
 特征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169 47.2
 女 189 52.8

专业 
文科 
154                   
43.0
 理科
艺术
 125
79 34.9
22.1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97
93
72
96 27.1
26.0
20.1
26.8
   
是否独生子女 是
否 106
251 29.6
70.1
   
家庭所在地


家庭类型 农村
城市 224
114 68.2
31.8

 单亲
双亲
大家庭 27
265
66 7.5
74.0
18.4
3.2 研究工具
3.2.1 父亲在位问卷
本问卷采用Krampe和Newton编制的中文简式版父亲在位问卷。该问卷有3个高阶维度,8个分量表,包含31个题目,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1=“从不”、2=“很少”、3=“有时候”、4=“经常”、5=“总是”。其中3个高阶维度为:与父亲的关系(1-19题)、家庭代际关系(20-27题)、有关父亲的信念(28-31题);8个分量表为:对父亲的感情(1、2、3、4题)、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5、6、7题)、父亲参与的感知(8、9、10、11题)、与父亲的身体互动(12、13、14、15题)、父母关系(16、17、18、19题)、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20、21、22、23题)、父亲与祖父的关系(24、25、26、27题)、父亲影响的概念(28、29、30、31题)。其中第20、22、23题为反向记分条目。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39。
3.2.2 大学生婚恋观问卷
大学生婚恋观。本问卷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该问卷有7个维度,包含34个题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记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其中7个维度:性爱抉择观题号为7、10、20、21、23、24、33、34;婚姻角色观题号为4、12、18、25、31;婚姻自主观题号为3、9、17、30;婚姻态度题号为1、8、15、22、28;恋爱动机题号为13、14、26、27;婚姻忠诚度题号为5、6、11、19、32;婚姻价值观2、16、29。第1、2、13、14、17、22、26、27、29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婚恋观越传统。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4。
3.3 测试过程
本研究,通过纸笔方式进行团体测试,所有被试匿名,按照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具体施测过程为:首先向被试说明问卷的内容、研究目的、填写方式,等被试问卷完成后,再当场收回。问卷回收后将有效问卷编码输入电脑进行登记。
3.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运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分析
4.1.1 大学生婚恋观诸因子水平描述性统计
表4-1大学生婚恋观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M SD
性爱抉择观 3.78 0.75
婚姻角色观 3.07 0.71
婚姻自主观 3.01 0.53
婚姻态度 3.66 0.77
恋爱动机 2.71 0.58
婚姻忠诚观 3.47 0.67
婚姻价值观 2.82 0.75
由表4-1可知,婚恋观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各因子平均值由低到高分别为为:婚姻价值观<恋爱动机<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婚姻态度<性爱抉择观。
4.1.2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表4-2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男(n=169) 女(n=189)  
 M SD M SD t P
性爱抉择观 28.12 5.73 32.06 5.68 -6.53 0.572
婚姻角色观 15.89 3.57 14.89 3.50 2.66 0.566
婚姻自主观 11.81 2.29 12.28 1.96 -2.04 0.178
婚姻态度 18.37 4.24 18.25 3.43 0.29 0.084
恋爱动机 10.15 2.83 11.47 2.86 -4.36 0.771
婚姻忠诚观 17.08 3.21 17.59 3.42 -1.47 0.376
婚恋观总分 109.99 10.76 114.89 11.14 -4.22 0.567
婚姻价值观 8.57 3.21 8.34 1.36 0.86** 0.003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在表4-2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价值观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0.86,P=0.030<0.05),在婚姻价值观的均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婚恋观总分在男生、女生上差异不显著,婚恋观的其它维度在男生、女生上差异也不显著。
4.1.3 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表4-3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独生子女(n=106) 非独生子女(n=251)  
 M SD M SD t P
性爱抉择观 29.31 6.32 30.60 5.88 -1.85 0.204
婚姻角色观 15.48 3.67 15.31 3.53 0.40 0.953
婚姻自主观 11.88 2.00 12.14 2.18 -1.08 0.339
婚姻态度 18.37 4.29 18.29 3.63 0.17 0.989
恋爱动机 10.59 2.86 10.96 2.95 -1.07 0.959
婚姻忠诚观 17.43 3.29 17.31 3.36 0.31 0.814
婚姻价值观 8.42 1.73 8.45 2.65 -0.14 0.989
婚姻观总分 111.48 11.94 113.07 10.90 -1.22 0.372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从表4-3可以看出,以大学生是否有兄弟姐妹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各因子做独立样本t检验。婚姻观各因子及婚恋观总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p>0.05)。
4.1.4 大学生婚恋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表4-4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农村(n=244) 城市(n=114)  
 M SD M SD t P
性爱抉择观 30.98 5.81 28.54 6.18 3.63 0.236
婚姻角色观 15.55 3.44 14.97 3.79 1.42 0.792
婚姻自主观 12.09 2.20 11.99 1.98 0.49 0.189
婚姻态度 18.73 3.78 17.40 3.79 3.08 0.526
恋爱动机 10.68 2.87 11.21 3.00 -1.60 0.544
婚姻忠诚观 17.53 3.33 16.96 3.31 1.53 0.983
婚姻价值观 8.48 2.65 8.39 1.83 0.31 0.774
婚姻观总分 114.03 11.09 109.46 10.89 3.65 0.781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从表4-4可以看出,以大学生生源地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各因子做独立样本t检验。婚姻观各因子及婚恋观总分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p>0.05)。
4.1.5 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

 

 

 

 

 

 

 

 


表4-5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比较
 家庭类型 N M SD F P
性爱抉择观 单亲 27 30.19 7.20 0.36 0.697
 双亲 265 30.34 5.90  
 大家庭 66 29.64 6.10  
婚姻角色观 单亲 27 15.26 2.61 2.58 0.077
 双亲 265 15.15 3.61  
 大家庭 66 16.26 3.59  
婚姻自主观 单亲 27 12.11 2.11 0.72 0.490
 双亲 265 11.98 2.16  
 大家庭 66 12.33 2.00  
恋爱动机 单亲 27 11.74 3.03 3.20* 0.042
 双亲 265 10.96 2.87  
 大家庭 66 10.16 3.00  
婚姻忠诚 单亲 27 17.30 3.24 0.71 0.495
 双亲 265 17.25 3.40  
 大家庭 66 17.79 3.06  
婚姻价值观 单亲 27 8.44 1.53 0.08 0.922
 双亲 265 8.43 2.66  
 大家庭 66 8.56 1.57  
婚姻态度 单亲 27 18.00 3.30 0.72 0.486
 双亲 265 18.21 3.73  
 大家庭 66 18.80 4.36  
婚恋观总分 单亲 27 113.04 10.79 0.35 0.702
 双亲 265 112.29 11.24  
 大家庭 66 113.55 11.39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从表4-5可看出,以大学生单亲、双亲、大家庭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差异显著(F=3.20,P=0.042<0.05)。大学生婚恋观总分及婚恋观其它因子在家庭类型上差异不显著。
表4-6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多重比较
 平均数差异(Mean Difference)
 单亲X大家庭 双亲X大家庭 单亲X双亲
恋爱动机 1.57* -0.99 -0.81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由表4-6的事后多重比较得知,家庭类型与大学生恋爱动机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8<0.05),在恋爱动机得分中:单亲家庭得分高于双亲家庭,双亲家庭得分高于大家庭。
4.1.6 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差异
表4-7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方差比较
 专业 N M SD F P
性爱抉择观 文科 154 30.57 6.50 1.64 0.196
 理科 125 30.42 5.86  
 艺术 79 29.13 5.24  
婚姻角色观 文科 154 15.20 3.21 4.30* 0.014
 理科 125 14.93 3.68  
 艺术 79 16.37 3.88  
婚姻自主观 文科 154 12.30 2.10 2.24 0.107
 理科 125 11.75 2.09  
 艺术 79 12.09 2.22  
恋爱动机 文科 154 11.18 2.96 3.57* 0.029
 理科 125 10.90 2.88  
 艺术 79 10.11 2.81  
婚姻忠诚 文科 154 17.36 3.25 0.17 0.847
 理科 125 17.23 3.53  
 艺术 79 17.51 3.18  
婚姻价值观 文科 154 8.23 1.58 1.18 0.310
 理科 125 8.63 3.42  
 艺术 79 8.61 1.76  
婚姻态度 文科 154 18.07 3.50 0.57 0.566
 理科 125 18.56 4.44  
 艺术 79 18.35 3.39  
婚恋观总分 文科 154 112.91 11.73  0.131 0.877
 理科 125 112.43 11.55  
 艺术 79 112.16     9.65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从表4-7可看出,本研究以大学生三种专业类型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婚恋观各因子中只有婚姻角色观、恋爱动机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显著(F=4.30,P =0.018<0.05;F=3.57,P =0.005<0.01)。大学生婚恋观总分在专业类型上差异不显著。
表4-8婚恋观在专业类型上的多重比较
 平均数差异(MeanDifference)
 文科X艺术 理科X艺术 理科X文科
婚姻角色观 -1.17* -1.44** -0.27
恋爱动机 1.07** 0.79 -2.18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由表4-8的事后多重比较得知,婚姻角色观在文科与艺术生差异显著(P=0.018<0.05),艺术生得分高于文科生;婚姻角色观在理科与艺术生上差异极其显著(P=0.005<0.01), 艺术生得分高于理科生;恋爱动机在文科与艺术生上差异极其显著(P=0.008<0.01),文科生得分高于理科生。
4.2 大学生父亲在位研究分析
4.2.1 大学生父亲在位诸因子描述性统计
表4-9大学生父亲在位诸因子描述性统计
 M SD
对父亲的感情 16.95 3.17
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 10.91 2.80
父亲参与的感知 12.37 3.87
与父亲的身体互动 11.87 4.10
父母关系 15.53 3.61
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 16.09 3.71
父亲与祖父的关系 13.96 3.70
父亲影响的概念 13.32 3.69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根据比较均值结果(表4-9),各因子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母亲对父子的支持得分最低,对父亲的感情得分最高。
4.2.2 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表4-10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在年级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N      M       SD F P
父亲关系 大一 97 68.77 12.65 0.83 0.476
 大二 93 68.24 12.34  
 大三 72 67.35 11.41  
 大四 96 66.09 13.41  
家庭代际
关系 大一 97 30.59 5.43 1.14 0.335
 大二 93 29.26 5.59  
 大三 72 29.90 6.16  
 大四 96 30.42 4.68  
有关父亲
的信念 大一 97 12.78 4.04 1.42 0.237
 大二 93 13.37 3.56  
 大三 72 13.26 3.94  
 大四 96 13.88 3.21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以在校大学生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父亲在位三个高阶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4-10可看出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4.2.3父亲在位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表4-11父亲在位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上的差异
  组别 N M SD t P





位 性别 男 169 111.48 16.35  
  女 189 110.59 17.26 0.50 0.295
 生源地 是 244 111.35 16.77  
  否 114 110.28 16.99 -0.29 0.642
 独生子女 城市 106 110.61 16.42  
  农村 251 111.17 17.05 0.56 0.879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分别以男生与女生、是否有兄弟姐妹、家庭出身地为自变量,以父亲在位为因变量做统计学分析,如表4-11。结果显示父亲在位在大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
4.2.4 大学生父亲在位各维度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4-12大学生父亲在位各个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男(169)             女(189)  
 M SD M SD t P
维度一:与父亲的关系 68.72 11.91 66.66 13.02 1.56 0.268
对父亲的感情 16.81 16.81 17.07 17.07 -0.78 0.701
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 11.46 2.39 10.42 3.04  3.63**  0.001
父亲参与的感知 12.52 3.75 12.23 3.98 0.72 0.346
与父亲的身体互动 12.25 4.11 11.53 4.07 1.66 0.768
父母关系 15.67 3.52 15.40 3.68 0.70 0.161
维度二:家庭代际关系 29.52 5.47 30.53 5.39 -1.75 0.748
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 15.22 3.65 16.87 3.60 -4.28 0.136
父亲与祖父的关系 14.30 3.53 13.67 3.83 1.63 0.188
维度三:有关父亲的信念 13.24 3.57 13.40 3.81 -0.42 0.378
父亲影响的概念 13.24 3.57 13.40 3.81 -0.42 0.378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父亲在位各个维度的因子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4-12.结果显示: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差异比较显著(t=3.63,P=0.001<.01)。
4.2.5 大学生父亲在位各个维度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表4-13大学生父亲在位各个维度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独生子女(106) 非独生子女(251)  
 M SD M SD t P
维度一:与父亲的关系 66.80 11.41 67.96 13.01 -0.80 0.140
对父亲的感情 16.58 3.37 17.12 3.08 -1.47 0.480
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 11.03 2.65 10.86 2.86 0.52 0.262
父亲参与的感知 12.09 3.53 12.47 4.02 -0.85 0.086
与父亲的身体互动 12.01 3.70 11.80 4.26  0.47* 0.032
父母关系 15.09 3.74 15.72 3.55 -1.49 0.597
维度二:家庭代际关系 30.65 5.41 29.82 5.45 1.32 0.901
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 15.91 3.72 16.19 3.71 -0.67 0.982
父亲与祖父的关系 14.75 3.50 13.63 3.74 2.62 0.424
维度三:有关父亲的信念 13.16 3.81 13.39 3.65 -0.53 0.858
父亲影响的概念 13.16 3.81 13.39 3.65 -0.53 0.858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以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父亲在位各个维度的因子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4-13。结果显示: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在独生子女大学生中的差异显著(t=0.47,P=0.032<0.05)。
4.3 大学生婚恋观与父亲在位的相关分析

 

 

 

 

 

 

 


表4-14大学生婚恋观位与父亲在位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性爱
 抉择观 婚姻
角色观 婚姻
自主观 恋爱
动机 婚姻
忠诚 婚姻
价值观 婚姻
态度 婚恋
观总分
对父亲的感情   0.38** 0.05 0.08 -0.05 0.34** -0.07 0.20** 0.38**

母亲对父子
关系的支持  0.09* -0.02 0.10* -0.06 0.17** 0.03 0.09 0.13**

父亲参与的
感知
 0.02 0.13** 0.09 -0.01 0.10* 0.06 0.07 0.13**
与父亲的
身体互动
 -0.01 0.04 0.11* -0.05 0.09* -0.04 0.07 0.06
父母关系
  0.24** 0.01 0.12* -0.12* 0.24** 0.01 0.19** 0.26**
母亲和外祖
父的关系  0.33** -0.16** -0.11* 0.03 0.14** -0.05 0.25** 0.23**

父亲与祖父
的关系
 0.15** 0.03 0.12* -0.10* 0.20** -0.08 0.14** 0.18**
父亲影响
的概念
 0.16** 0.11* 0.09 -0.11* 0.13** -0.04 0.10* 0.18**
父亲在位总分 0.28** 0.04 0.12* -0.10* 0.30** -0.04 0.23** 0.32**
注:**代表在0.01 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代表在 0.05 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父亲在位的各分量表与婚姻价值观的相关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而父亲在位的各分量表与婚姻忠诚、婚恋观总分上均达到显著相关。其他各分量表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具体情况见表4-14。
4.4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4.4.1 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表4-15父亲在位各高阶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模型 因变量 自变量 B SE Beta 调整R2 t
1 婚恋观 (常量) 95.371 3.205   29.76
  家庭代际关系 0.572 0.105 0.278 0.075 5.45***
2 婚恋观 (常量) 87.970 3.797   23.17
  家庭代际关系 0.443 0.110 0.215 0.103 4.04***
  父亲关系 0.167 0.048 0.187  3.51
为了进一步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模型,在相关的基础上使用逐步回归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4-15,以父亲在位三个高阶维度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为因变量,做父亲在位三个高阶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预测,其中家庭代际关系与父亲关系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家庭代际关系可以解释婚恋观的7.5%(F=29.77,P<0.001)。家庭代际关系和父亲关系能联合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10.3%(F=21.50,P<0.001)。综合以上结果,家庭的代际关系这一变量对预测婚恋观的贡献最大,最后得到一个有效的线性回归方程:Y=0.167X1+0.443X2+87.907
4.4.2 父亲在位8个因子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回归分析
表4-16对父亲的感情对婚恋观的逐步回归分析
模型 因变量 自变量 B SE Beta 调整R2 t
1 婚恋观 (常量) 90.013 2.993   30.08
  对父亲的感情 1.331 0.174 0.377 0.139 7.67***
2 婚恋观 (常量) 85.017 3.421   24.85
  对父亲的感情 1.207 0.177 0.341  0.157  6.82***
  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 0.442 0.151 0.146  2.92
3 婚恋观 (常量) 80.740 3.790    21.30
  对父亲的感情 1.090 0.182 0.308 0.170  6.00***
  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 0.510 0.153 0.169  3.34
  父亲影响的概念 0.387 0.152 0.127    2.53
为了进一步探讨父亲在位对婚恋观的影响模型,在相关的基础上使用逐步回归分析,以父亲在位的各维度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为因变量做父亲在位各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预测,具体结果如表4-16。其中对父亲的感情、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父亲影响的概念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对父亲的感情可以解释婚恋观的13.9%(F=58.83,P<0.001)。对父亲的感情和外祖父的关系能联合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15.7%(F=34.297,P<0.001)。对父亲的感情、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父亲影响的概念能共同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17%(F=25.36,P<0.001)。综合以上结果,对父亲的感情这一变量对预测婚恋观的贡献最大,最后得到一个有效的线性回归方程:Y=1.090X1+0.510X2+0.387X3+80.740
5 讨论
5.1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5.1.1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
由表4-1可知,婚恋观诸因子的均值由低到高为:婚姻价值观<恋爱动机<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婚姻态度<性爱抉择观,可看出大学生在性爱抉择观上最为传统,在婚姻价值观上最为开放。究其原因可能是(1)中国传统文化对性爱这方面是比较传统的,比较保守,所以多数人在性爱抉择观上较传统;(2)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它不在是以前的吃饱穿好,婚恋观的层面更广由简单的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
5.1.2 大学生婚恋观在性别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大学生婚恋观具有不平衡性特点,首先从性别差异上看,婚恋观总体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恋爱动机在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除婚姻角色观外,在有性别显著性差异的因子上,女生的平均分普遍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较男生在选择性爱伴侣方面、婚姻的选择方面、恋爱的动机更为传统,更为保守一些。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原因:中国现代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况且社会对女性在性及贞洁上的要求比男生更为严格。(2)家庭原因: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父母亲有着严重的传统婚恋,继而影响自己的子女产生这样的婚恋观,况且在传统的婚恋关系下对女性的束缚多于男性。(3)性格原因:女生在性格方面多表现在胆小懦弱,因此在婚恋观上更加多虑,更加关注社会对其的要求。
5.1.3 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婚姻观的各因子得分中是否有兄弟姐妹中女性与男生的平均分接近,说明是否有兄弟姐妹并不会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与李东风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的研究选取江西省某地区3所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婚恋观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组成人员、经济条件,其中导致他们在性格、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差异,进而对其婚恋观的形成产生了差异。而本研究出现这一现象,可能与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水平、家庭整体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关,与此同时,近年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成长与教育均受到高度重视,在年轻人眼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区别逐步缩小从而导致他们在婚恋观上的差异不显著。
5.1.4 大学生婚恋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整体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的经济、教育状况不断提高、交通的便利、网络的普及不仅使得孩子们在教育方面的资源共享而且也使城乡学生的认知环境没有太大差异。
5.1.5 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4-5可知大学生婚恋观各因子中只有恋爱动机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显著。其中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的平均分为:大家庭<双亲<单亲。其表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恋爱问题方面更持肯定的态度,其次是双亲家庭,最后是大家庭,其可能原因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对双亲、大家庭的孩子从家庭中得到的温暖少,他们渴望有他人的关心、照顾。与此同时,在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使得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此时监护者又没有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而大家庭的孩子受到家庭的关心、照顾更多,他们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对异性的好奇也能有家人的正确引导,因此相比之下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大学期间的恋爱。
5.1.6 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大学生婚恋观在文、理科及艺术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平媛等的研究结果相同,但婚姻角色观和婚姻自主观、恋爱动机均在文、理科及艺术上有显著差异。婚姻角色观的均分的大小在专业上为:文科<理科<艺术,说明文科生较理科及艺术生的思想开放,不再特别强调男尊女卑的影响,认为男女平等,丈夫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不一定要高于妻子;而在婚姻自主观上的均分为:文科<理科<艺术,说明文科生的思想较理科与艺术生传统,文科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一些,认为婚姻应以父母之命,他们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会参考父母的意见多一些;在恋爱动机上的差异主要是文科生与艺术生的差异,在其均分上:艺术<文科,说明文科生较艺术生在恋爱的动机更加多元化。
5.2 父亲在位的现状
5.2.1 父亲在位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父亲在位的问卷调查,其各维度的均分显示:母亲对父子的支持得分最低,对父亲的感情得分最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不均衡,在父亲在位三个高阶维度中与父亲关系得分较低,从而得知该维度上得分低者与父亲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太好。
5.2.2 父亲在位总分在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父亲在位总分在年级、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1)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差异不大。(2)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父亲在位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在男生、女生上,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上均表现出可以拥有同样的心理父亲在位。这与Krampe和Newton调查结果一致。
5.2.3父亲在位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4-12可知,在父亲在位各维度中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在男生、女生上差异显著(t=3.63,P=0.001<.01)其中男生均分高于女生均分,说明在该维度上男生较女生拥有更高的父亲在位。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笔者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大概在18-23岁之间。对于男生而言母亲这一角色从性别上将是他们的异性,此年龄阶段的男生有好多生活中问题,比如男性青春期自身的生理特征变化就会犹豫是否要告诉母亲,已有研究发现母亲在面对此年龄阶段的男孩也会引导父亲与其多交流,多关心。总之,母亲与男性大学生之间由于性别而出现彼此对某些话题交流不便或太少的现象。而母亲又总是关系还在的,此阶段的母亲就会鼓励男孩与父亲多接触,这无形中使得父亲这一角色在男孩的成长中占据较大比例。这不仅仅是父亲简单的参与,更主要的是父亲对男孩心理上的关注、影响。而对于女孩儿言,这一阶段他们处于青春期,她们在生理生的一些变化需要同性的指导,这时他们选择的对象是母亲,在生理上的问题她们对父亲会避而不谈,就这一个方面就导致女儿与父亲的接触,交流减少。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大学生而言,母亲对于父子关系的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性均值得分高于母亲均值的分。
5.2.4 父亲在位各维度及分量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4-13可知,父亲在位各维度及分量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是否有兄弟姐妹的大学生在“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分量表中的差异显著,这与蒲少华、卢宁等人关于大学生父亲在位的特点分析中的结论一致[27]。本研究中“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分量表得分没有兄弟姐妹得分高于有兄弟姐妹,提示没有兄弟姐妹家庭的父亲在与一个孩子的教养及互动参与过程中,比有兄弟姐妹家庭中父亲关注还在成长动态要多。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主要游戏和玩耍的对象是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父亲的参与与自己孩子的身体互动相对较多;而对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互为游戏伙伴,父亲的参与则相对较少,与父亲的身体互动越多有助于父子间更多的心灵与肉体的接触,从而形成“表达型”父亲和“工具型”父亲的结合。这样的父亲时时刻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并很愿意参与其中,父亲更多的身体互动将促进子女高品质的心理父亲在位。
5.3 大学生婚恋观与父亲在位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发现,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婚恋观呈广泛的显著相关。在父亲在位的各个维度中均出现与大学生婚恋观呈显著正相关的因子,这与假设二是一致的。父亲在位品质越高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父亲在位的三个高阶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具体数据如表4-15,大学生婚恋观与父亲在位之间存在相关的关系。其中“家庭代际关系”、“与父亲的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这提示我们应该对家庭代际关系、与父亲的关系给予关注,不能忽视孩子父母与(外)祖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与父亲的情感亲密,父子交流足够,孩子能体验到信任、被认可的感觉,更能拥有良好的自信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婚恋。孩子对父亲的看法和态度、父亲角色的影响,有关父亲的重要性,子女对其具有良好的理解和良好的感知,将有益于孩子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由表4-15可知,家庭代际关系、与父亲的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解释变异较高的为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解释变异达到了0.075,即就单独的家庭代际关系能预测大学生婚恋观7.5%的变异量,模型一的方程为:Y=0.572X1+95.371。家庭代际关系和父亲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变异达到了0.103,即家庭代际关系和父亲的关系能联合预测大学生婚恋观10.3%的变异量,模型二的方程为:Y=0.167X1+0.443X2+87.907。两个模型方程中贡献作用较大的是家庭代际关系,即家庭代际关系能够较好的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7.5%的变异量。综合以上逐步回归结果,本研究的有效方程为模型二:Y=0.167X1+0.443X2+87.907。已有研究表明父亲与自己的父亲有良好的父子关系的话,那么他更愿意将这种良好的关系传递到自己的家庭中去,即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中去。因此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更能给予孩子情感支持与温暖,使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康的婚恋观,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幸福更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为更深入探讨父亲在位的各个维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本研究将父亲在位八个分量与婚恋观做逐步回归。其中对父亲的感情、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父亲影响的概念与大学生婚恋观有线性关系,三个自变量对预测因变量的解释力分别为:13.9%,15.7%,17.0%,其模型方程分别为:模型一的方程:Y=1.331X+90.013
模型二的方程:Y=1.207X1+0.442X2+85.017。模型三的方程:Y=1.090X1+0.510X2+0.387 X3+80.740。三个模型方程中贡献作用较大的是对父亲的感情,即对父亲的感情能够较好的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13.9%的变异量。综合以上逐步回归结果,本研究的有效方程为模型三Y=1.090X1+0.510X2+0.387 X3+80.740。以上的三个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均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更进一步说明: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作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亲之间有良好的父子关系,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亲密融洽,并能将将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传递到自己的家庭中去,孩子也能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都有助于孩子正确的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父母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是孩子的一个无形的榜样,他们之间良好的关系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这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婚恋观。另一方面,子女对父亲的感情、父亲对子女的影响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父子之间的亲近性不仅会影响子女的自我评价,而且会影响子女生活满意度,尤其是对女儿的影响更明显。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了良好的自我评价,高得生活满意度,健康的人格那么就很有利于他们在这个青春发育期的年龄阶段形成良好的婚恋观。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家庭代际关系、对父亲的感情均能有效地解释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父亲在位对于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孩子出生和成长接触到的第一个场所便是家庭,而父亲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父亲在位对孩子肯定有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家庭中学会了关心、爱护他人、怎样和他人相处,这对婚恋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本研究的解释力度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部分,父亲在位属于家庭层面,因此,为了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婚恋观,我们应该注意:(1)父母关系方面,父母应互相照顾、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维系和珍惜彼此间的关系,都能为家庭负责,父母间的关系应使孩子感到愉快。争取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2)在父子关系方面,父亲应多陪伴子女,多参与子女的互动活动,多多树立起作为孩子的父亲的形象,尽量克服自己的难为情,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孩子的爱。让子女更多的感受到父亲的爱,使孩子面对问题有一个积极地态度。(3)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尤其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应该客观理性的评价孩子父亲的形象,不能因为嫉妒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或者自己与孩子父亲关系不好而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健康的父亲形象,应给与父子关系足够的支持,多多鼓励父亲与孩子互动和相处。
6 结论
6.1 结论
本研究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父亲在位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和大学生婚恋观量表对西安和咸阳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婚恋观因子中,在性爱抉择观上最传统,在婚姻价值观上显现出多元化,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差异显著;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生源地类型上差异不显著,在婚恋观差异不显著。
(2)父亲在位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类型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父亲在位各维度中,父亲参与的感知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差异显著;与父亲身体的互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的差异显著。
(3)在父亲在位的8分量表中除与父亲的身体互动水平外其余水平均与婚恋观总体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在父亲在位的8分量表中除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外均与恋爱动机呈现负相关。父亲在位各维度在婚姻忠诚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4)父母关系,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与孩子正确婚恋观的树立有极其显著的正向相关。
(5)由逐步回归分析可知,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对父亲的感情、有关父亲的信念对大学生婚恋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与父亲的关系和家庭代际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论文研究的是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发现父亲在位与婚恋观呈显相关关系。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缺乏深入的探讨。尤其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过程性研究。
(2)样本方面,本研究只选取了咸阳市与西安市的两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量不高且均为师范类院校,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注意所选被试的层次性,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量,扩大样本范围。
(3)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很多,笔者侧重于父亲在位对其影响,后续研究可以从个体、社会等层面更全面的进行深入探讨。
(4)本研究对大学生专业类别的划分还不够全面,后续研究可以增加对医科类的分析,也可以将艺体类分开,比较分析一下艺术生和体育生的差异情况。

 


参考文献
[1]Krampe EM. when is the father really there? A conceptualreformulation of father presence[J].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9,(7):A75-A97.
[2]韩瑞倩,范红霞.父亲及父女关系对女儿的影响[J].校园心理学,2015,13(3):118-183.
[3]陈文岩“80后”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D].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2011.
[4]BrantleyA, Knox D,&ZusmanM E.When and why genderdifferences in saying " I love you"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 College Student Journa,2002, 36(4): 614-615.
[5]Martin P D,SpecterG,Martin D,&MartinM. Expressed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toward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J]. Adolescence, 2003, 38(150): 359-368.
[6]Rubinson, Laurna, Rubertis, Lisa. Trends in sexual attitudesand behavior of a college population over a 15 yesrs period [J]. Journal of Sex Education and Therapy, 1991, 17(1):223-229.
[7]Karen H, Uba, Lanrna.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among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cheivesofSexualBehavior, 1992, 21(3): 227-240.
[8]Mayyekiso,Tokozite V.Attitudes of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ofTranskei towards premarital sex [J]. SouthAfrican JournalofPsychology, 1994, 24(2):138-154.
[9]Westera D A,& Bennett L R. Adolescent attitudes aboutmarriage, relationships and premarital sex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Nursing Studies, 1994, (31): 521-531.
[10]Murphy J,& Boggess S. Increased condom use among teenage males, 1988 -1995: The role of attitudes [J].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1998, 30(6): 276-280.
[11]马建青,严立芬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及特点探析 [J].高等教育研究,1999,(2):59-63
[12]苏红.大学生婚恋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D].西南: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3]国家教委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R].北京:第 33 条、第 35 条,1990.
[14]胡利人,徐盐,谭秋浩.低年级医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调查 [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6):698-701.
[15]马正平,海存福.北京高校回族大学生爱情观调查 [J].回族研究,2000,12(3):65-68.
[16]王平一.大陆和台湾地区青年婚恋观的比较研究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4):33-36.
[17] 温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调查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6):42-43.
[18]李宁宁.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婚姻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一[J].心理学报.1996,12(6):65-71.
[19]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 [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4(5):631-635.
[20]钱兰英.大学生对婚姻与性的态度 [J].青年研究,2000(11):29-34.
[21]叶丽红,高亚兵,骆伯巍.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调查 [J].青年研究,2000,11(6):34-39.
[22]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23]许岩,张文新.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研究综述 [J].江西教育科研,2006,3(1):12-14
[24]蒲少华,卢宁 .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3(10):1194-1197.
[25]Laura A. Augello.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 examination of father presence[D]. Pace University.2007.
[26]蒲少华,卢宁,凌瑛,曹亦薇.大学生父亲在位的特点分析 [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8):591-593
[27] Hoier S. Father absence and age at menarche: A test of four evolutionary models [J].Human Nature, 2003, 14(3): 209-234
[28] Reed R. Ache Life History: The ecology and demography of a foraging People [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99, 26(2): 531-532
[29]Erika London Bocknek. Early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boundary ambiguity[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9.
[30]蒲少华,李臣,卢宁等.国外“父亲在位”理论研究新进展及启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28(2):141-147
[31]张璐.父亲在位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3.
[32]易培.基于父亲在位理论的初中生父亲在位水平研究及相关干预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
[33]刘禹含.小学高年级学生父亲在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吉林地区为例[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3.
[34]寇彧.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J].心理学探新, 2002,22(81):55-60
[36]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 [J].心理科学,2009,32(5):1267-1269.
[37]王珍.代际异性关系—父女关系对女性婚恋观的影响 [J].传承,2008(10):120-121.
[38] Mary W.The importance of father in relation to their daughters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J].Psychodyn pract,2004,10(2):207-219.
[39]Ellis BJ,Bates JE,Dodge KA,et al.Does father absence piace dauthers   at special risk for early sexual activity and teenage pregnancy? [J].Child Dev,2003,74(3):801-821.
[40] Burn VE.living without a strong father figure:a context for teen mathers experience of having become sexually active [J].lssues Men Health Nurs,2008,29(30):279-297.
[41] Somes CL,Paulson CE.students percenptions of parent closeness and communication about sexuality:relationships with sexual knowledge,attitudes,and behavior [J].J Adolesc,2000,23:629-644.
[42]Hutchinson MK,Cederbaum JA.  Talking to daddy’s little girl about sex: daought’s reports of sexual communication  and support form father [J].Fam  Issues,2011,32(4):550-572.
[43]Collins NL,Read SJ.Adult attachment,working models, and relationshio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JPerson Soc Psychol, 1990,58(4):644-663.
[44]陈玉兰,戴艳,陈宏,杨婷.父亲教养参与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 [J].中国学校卫生,2015.

 

 

 

 

 

附 录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本调查仅为科研所用,调查数据完全保密,不记姓名。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如果你不能完全确定,请不要留空,选最接近你实际感受的答案。衷心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1.年龄:      岁
2.性别: □男    □女   
3.独生子女: □是    □否
4.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5.专业: □文科类   □理科类  □艺体类     
6.生源地: □农村   □城市 
7.家庭类型: □双亲    □单亲    □大家庭
8.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或小学以下    □中学    □大学及以上
9.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或小学以下    □中学    □大学及以上
第二部分     父亲在位问卷
指导语:这是一份有关父子(女)两代人之间家庭生活关系的问卷,请在你的选项后打“√”就好。

题目 
从不
 
很少
 
有时
候 
经常
 
总是

1)    对我来说,父亲很重要                                  1 2 3 4 5
2)    我感觉父亲总在我的身后并且支持我的选择和行动 1 2 3 4 5
3)    我尊敬父亲 1 2 3 4 5
4)    父亲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无人可以替代的特殊地位 1 2 3 4 5
5)    *母亲鼓励我与父亲交谈 1 2 3 4 5
6)    *母亲喜欢我与父亲共同参加活动 1 2 3 4 5
7)    *母亲希望我和父亲亲密 1 2 3 4 5
8)    当需要时,父亲协助我完成学校的作业 1 2 3 4 5
9)    父亲帮助我完成学习新的东西 1 2 3 4 5
10)父亲参加我学校的典礼 1 2 3 4 5
11)父亲和我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和业余爱好 1 2 3 4 5
12)我曾坐在父亲的膝盖上 1 2 3 4 5
13)父亲曾拥抱和/或亲吻我 1 2 3 4 5
14)父亲曾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 1 2 3 4 5
15)父亲曾抱我上床睡觉 1 2 3 4 5
16)父母间的关系让我感到愉快 1 2 3 4 5
17)父亲和母亲相互支持和帮助 1 2 3 4 5
18)父亲和母亲相互理解 1 2 3 4 5
19)父亲和母亲情感亲密 1 2 3 4 5
20)*母亲对外祖父很失望 1 2 3 4 5
21)*母亲尊敬外祖父 1 2 3 4 5
22)*母亲恨外祖父 1 2 3 4 5
23)*母亲害怕外祖父 1 2 3 4 5
24)和祖父在一起父亲感到温暖与安全 1 2 3 4 5
25)父亲和祖父都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1 2 3 4 5
26)父亲觉得与祖父之间很亲密 1 2 3 4 5
27)祖父在父亲的生活中占据了无人可以替代的特殊地位 1 2 3 4 5
28)父亲影响子女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1 2 3 4 5
29)父亲影响子女的道德观与行为 1 2 3 4 5
30)父亲影响子女在校的表现 1 2 3 4 5
31)父亲影响子女与异性之间的关系 1 2 3 4 5
第三部分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下面是一些描述大学生对待婚恋问题的看法,请您根据其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在问卷上用“√”标出一个相应的数字。除非您认为其他几个选项确定都不符合您的真实想法,否则,请尽量不要选择“不确定”。在您读完每一个问题后,不要花费时间去反复思考,请根据您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每个问题都需要回答,限选一个。
题目 非常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非常符合
1.我认为结不结婚都无所谓。 1 2 3 4 5
2.我认为自我做主的婚姻是好的婚姻。 1 2 3 4 5
3.我认为找伴侣时,家人的意见很重要。 1 2 3 4 5
4.我认为丈夫的社会地位应高于妻子。 1 2 3 4 5
5.我认为人的一生只能有一个婚姻伴侣。 1 2 3 4 5
6. 我不能容忍婚前性行为。 1 2 3 4 5
7. 我认为性与爱一样,也需要忠诚,所以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个性伴侣。 1 2 3 4 5
8. 我渴望结婚,过上家庭生活。 1 2 3 4 5
9.我认为我在找伴侣是会听从家人的安排。 1 2 3 4 5
10.我认为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 1 2 3 4 5
11.我不能容忍女生发生婚前性行为。 1 2 3 4 5
12.我认为丈夫的经济收入应高于妻子。 1 2 3 4 5
13.我认为在大学阶段最好谈一下恋爱。 1 2 3 4 5
14.我认为现在谈恋爱可丰富我的恋爱经验。 1 2 3 4 5
15.我认为婚姻在人生中不可缺少。 1 2 3 4 5
16.我认为两人个性相符的婚姻是好的婚姻。 1 2 3 4 5
17.我认为找伴侣一定要自己做主。 1 2 3 4 5
18.我认为丈夫的文化水平应高于妻子。 1 2 3 4 5
19.我认为离婚是不幸的。 1 2 3 4 5
20.我认为与我发生性行为的伴侣一定要是个自己爱的人。 1 2 3 4 5
21.我认为满足自己一时冲动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 1 2 3 4 5
22.我认为婚姻不适合我。 1 2 3 4 5
23.我认为我在发生性行为时会考虑对方的人品。 1 2 3 4 5
24.我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 1 2 3 4 5
25.我认为在家庭中爱是应该倡导“男主外女主内”。 1 2 3 4 5
26.我认为学校学习生活太枯燥,谈恋爱可以寻求一些新的刺激。 1 2 3 4 5
27.我认为谈恋爱可以驱逐我内心的空虚。 1 2 3 4 5
28.我认为结了婚就不要轻易离婚。 1 2 3 4 5
29.我认为性生活和谐的婚姻是好的婚姻。 1 2 3 4 5
30.我认为家人给我介绍的对象比自己找的更合适。 1 2 3 4 5
31.我认为丈夫应是一家之主。 1 2 3 4 5
32.我认为婚姻就应该天长地久。 1 2 3 4 5
33.我认为我在发生性行为时会考虑道德问题。 1 2 3 4 5
34.我认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是生理需求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 1 2 3 4 5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5人已赞
相关阅读更多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