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女同性恋

女同性恋
转载文章 发表时间:2015-02-05 10:25:51 2725 0 0

女同性恋,常以蕾丝边(英语:Le**ian)相称,是指女性间对性与爱的欲望[1]。蕾丝边可作为名词,意指自认或被他人认定拥有女同性恋特质的女性;亦可作为形容词,表与女同性欲望相关事物的特性[2]。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现“蕾丝边”、“拉子”、“拉拉”等字词,用以形容此一群人。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一独立实体。因此,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分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该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历史学家因而重新省视历史上女性间的情爱关系,并对如何定义一名女性或女子间关系是为女同性恋提出疑问。此类议题的讨论结果最终确立了女同性恋者的三种组成:性行为、性欲或性别身分。

历史上女性性向的相关记载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于男性并无参与女同性恋关系,其鲜少承认女同性恋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学家因相信女同性恋者是女性拒绝接受“正常”性别角色的表征,而将之界定为精神疾病范畴。自此,以反抗性别角色为根据的次文化逐渐形成,许多女同性恋者视己为不道德、受排挤的一类。女同性恋关系亦出现在时尚史中,表现了他人及女同性恋者对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可能会彻底否认其女同性恋的身分,拒绝视己为女同性恋或双性恋。

女同性恋者在影视媒体中被刻画成多种样貌,其暗示著整体而言,西方社会一直同时关注并排斥对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有所质疑的女性,既惊寒又深受女性间浪漫之情的吸引。然而,在认同其身分的女同性恋者的引领下,我们渐而组织出与种族身分相仿的观点:作为同性恋,他们因受歧视与其亲友等人潜在的否定而团结一致。作为女性,她们受到男性的排斥。女同性恋者可能会面临截然不同的身心问题。政局与社会态度亦持续影响着女同性恋伴侣与家人关系的组成。

术语的源起与演变

 “蕾丝边”一词源自公元前六世纪女诗人莎孚的故乡——古希腊莱斯博斯岛的岛屿名[1]。透过各式古代文献,历史学家推测莎孚曾在岛上指导、薰陶一群年轻女子[3]。莎孚所遗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关系及习惯等有关,尤其关注于女子的美貌,并明表她对女性的爱意[4]。在十九世纪晚期之前,“莱斯博”一词被用指所有与莱斯博斯岛相关的事物,例如莱斯博酒[note 1]。

到了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以“蕾丝边之爱”等字词形容女阴摩擦——二个女性间透过类似性交而达到性快感。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欲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莎孚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1]。

随着医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术语的意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作家开始尝试建立辨别女同性恋(其当时在多数西方社会系属重大社会问题)的方法。在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示明所谓“性欲倒错”所归纳的行为中,学者设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关行为的标准,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转变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5]。

中文中的称呼

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磨镜”,即磨治铜镜也。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女》中也有“问其人,乃诸姓,市中磨镜者也”之说。而把女同性恋叫作“磨镜”的意思就是,女女性行为的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汉代亦称为“对食”,但对食之意后来演变为宦官与宫女的结合。

因为女同性恋事件多发生在皇室后宫、道观、闺阁等外界不易窥探之处,且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故男性主导的历史观大多回避女同性恋记述,知者不多[6]。

现代的中文则多使用引自欧洲的女同性恋者的称呼(主要是英文),也有当地社区自己创造或者历史上沿用的隐讳语。

中国

在中国,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蕾丝边”。

台湾

在台湾,英文单词“Le**ian”的中文翻译以“拉子”或“女同志”最为常见(也翻译做“蕾丝边”)。“拉子”的最早使用与发明是在女同性恋作家邱妙津的《鳄鱼手记》一书中,后来普遍成为女同性恋社群内部用来指称自己的术语之一。

此外,也有根据外在性别特质,对女同性恋者有不同的称呼:把男性化打扮的或在性生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称为“顶”或“T”(来源于英文单词Tomboy,但是并非此英文单词的本意);而打扮和行为较女性化的或在性行为中处较被动的女性称“底”、“P”或者“婆”。

台语中,“石磨仔”Tsio̍h-bō-á为女同性恋者的称呼,性行为的描述为“挨石磨仔”、“镜磨镜”,显示台湾早在古代即有女同性恋者的存在,但诸如此类的台语旧有用法因历史上中华民国对台湾母语长期打压的缘故,使得新世代的台湾人对台语难以掌握,此用法较为年长者所知,随着台语的通用语事实因政治原因被华语所取代后,对女同性恋者的常见称呼也因此而改变。

香港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ian”的简称。以前还有人以“磨豆腐”来形容女同性恋者,但因为含贬义现今少用。

此外,人们也以“TB”(TomBoy)称呼比较男性化的女同性恋者;由于女同性恋伴侣多由一男性化、男性打扮的女性与另一个女性化打扮的女性组成的,故 “TG”则是指女性化的女同性恋者。“PURE”是指单纯爱女生的女性,或指介乎TB/TG中间,而未被分类的女性。

其他称呼

此外,女同性恋还有其他的称呼,包括:

·         蕾丝边:来自英文单词“Le**ian”(女同性恋者)。这个辞源自希腊一个名为莱斯博斯的岛屿。公元四百年以前,希腊语诗人莎芙在这个岛上举行女诗人同欢会,建立她的学园,莎芙的诗多是叙述两个女人间的爱情。

·         顶:女同志中男性化打扮的或在性生活中处于主动地位者的称呼,一般口头上称为小顶。

·         底:打扮和行为较女性化的或在性行为中处较被动的女性称底或小底。

·         不分:装扮、行为、气质没有明显偏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或因应伴侣特质而改变装扮、行为、气质的女同性恋者。

·         欧蕾(O-Le):老蕾丝边的简称,指年过30的女同性恋者。

·         Uncle:年长的T,源自60年代。

·         歹客(Dyke):也是指女同性恋者,但通常是指较男性化的女同性恋者,以往是由恐同症或恐女同症的人拿来侮辱女同性恋者的话,现在女同性恋者彼此也会戏谑的用这个字彼此称呼。

·         Spaghetti le**ian:一般的意大利面,在刚买回来干燥的时候是很硬很直的(跟异女一样直),但是一旦放水(湿了)下去煮,就会变弯。用英文解释即是straight until wet一语双关,含义为有些异女在性欲被挑起的紧要关头会马上变弯。

法律

主条目:LGBT法律

在某些地方,女女性行为是违法行为。在阿富汗、毛里塔尼亚、伊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也门会被判以死刑。有期徒刑包括在孟加拉国、不丹、圭亚那、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新加坡、乌干达。

在香港法律从来没有说女同性恋是违法,沿用香港法律中对未成年少女保障,男性不得与16岁以下女性有性行为,但没有规范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在香港法律中,女同性恋的性接触并没有规范,但成年女性对未成年女童或少女作性接触仍有可能被控非礼罪。

媒体关注

参见:LGBT相关电影列表

2005年,女导演伍思薇导演的电影《面子》(Saving Face),描写华人世界中女同性恋面临到的家庭保守压力,获得第四十四届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电影,同时,剧中饰演女同志的华裔女星杨雅慧,入围最佳女主角。

2006年7月,香港电台电视节目《铿锵集》〈同志·恋人〉探讨同性恋作为社会上弱势社群遇到的压力及困难[7]。2007年1月,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裁定“报道内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恋,产生鼓吹接受同性婚姻的效果”,不适宜在合家欢时段播放,故向港台发出“强烈劝喻”[8]。

2006年法国、加拿大合拍电影《植物园》以中国大陆1990年代的一对女同性恋的故事为题材。

2007年,台湾电影《刺青》探讨女同性恋的爱情、亲情、友情,获得中华民国行政院新闻局奖金补助,并获得该年柏林影展的泰迪熊奖。

2008年,台湾电影《漂浪青春》这是一出三段式的电影,既各自独立,却又关关贯连。三段故事、五个男/女同志,借着彼此关系的流转,演出一条漂浪的“生命之流”。

2008年,台湾电影《花吃了那女孩》(Candy Rain)四段女同性恋者的小故事,都发生在台北一座老旧公寓里;居住在旧公寓里的四对恋人,不约而同的都收到了一份寄给Candy Rain的匿名包裹。NO.1《如果南国冰封了》,NO.2《看不见攻击的城市》,NO.3《梦见相反的梦》,NO.4《像花吃了那女孩》。

2010年,香港电影《得闲炒饭》(All About Love)由许鞍华执导的一部有关女同性恋情感生活题材的香港剧情片,吴君如、周慧敏、张兆辉和陈伟霆主演。

2010年,泰国电影《想爱就爱》(อยากรักก็รักเลย;Yes or No),导演为萨拉萨瓦蒂·翁索姆佩奇(Sarasawadee Wongsompetch),由蒂娜·吉塔勒拉(Tina Jittaleela)、李海娜领衔主演。

2014年,台湾电影《等一个人咖啡》(法语:Café·Waiting·Love),九把刀同名小说改编电影。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Le**ian", 牛津英文辞典,第二版,1989年。2009年月1日7查阅。

2.     ^ Zimmerman, p. 453.

3.     ^ Foster, p. 18.

4.     ^ Aldrich, p. 47–49.

5.     ^ Aldrich, p. 168.

6.     ^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者的故事

7.     ^ 同志.恋人,香港电台 铿锵集,2006年7月9日

8.     ^ 铿锵集被指鼓吹同性恋 遭广管局强烈劝喻 港台称裁决堪商榷,明报,2007年1月21日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相关阅读更多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